即将落幕

已悄然来临

在即将过去的年里

我们一同见证了北外的变化与发展

有许许多多的成绩与收获

值得我们共同铭记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

在以下新闻中选出您心目中的

北外年度十大新闻

您的选择将成为评选的重要依据

投票自即日起至1月3日截止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投票

1.我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活动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制定《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工作实处。

10月19日,党委理论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并结合十九大精神学习《实践论》《矛盾论》、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10月25日,召开全校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和学校发展,畅谈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与体会。11月23日,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包括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相关院系师生和校外专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影响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与阐释。此外,我校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等各种形式,让十九大精神真正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内化为师生的思想和行动。

2.北京外国语大学全校思想政治工作部署会召开

9月7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全校思想政治工作部署会在逸夫楼第三阶梯教室召开。党委书记韩震、校长彭龙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发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细则》《北京外国语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任务清单》,作为全校各单位具体贯彻落实思政会精神的指导性文件。

会议要求,全校上下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通过探索本单位、本部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3.我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我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涵盖所高校,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

我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规划是:立足国家全球发展战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求,坚持“内涵、融合、特色”发展战略,丰富学科内涵,突出多语种特色,围绕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和区域研究,比较文明与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发展创新体系,推动外语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保持良好的学科生态,提升学科综合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外学派,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关键支撑。

4.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位居全国榜首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级为A+,与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位居全国榜首。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年4月启动,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共有个单位的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学科评估排名对大学吸引优秀生源、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形象推广和国际合作等有着重要影响。

5.我校获批新增11个本科专业,开设外语语种数量达到84个

年,我校申报的库尔德语、克里奥尔语、提格雷尼亚语、茨瓦纳语、绍纳语、恩德贝莱语、科摩罗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和萨摩亚语等11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评议,予以设立。

至此,我校本科专业增至97个,其中外语专业83个、开设语种84个,翻译专业1个,非外语专业13个。在教育部支持下,我校还将继续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到年,我校将开齐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语种数量将突破个。

6.我校两门学科入选年QS全球排名前,居国内同类院校之首

3月8日,英国伦敦的QS(QuacquarelliSymond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了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我校语言学、现代语言学2门学科进入全球前,排名51-,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全球排名-,居国内外语外贸类大学之首。

在此次QS学科排名中,国内有2个及以上的学科进入全球前的大学只有13所,我校是其中之一。我校语言学、现代语言学2门学科进入全球前,是中国拥有全球顶尖语言类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彰显了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在国内的绝对领先地位。

7.我校发起成立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

5月19日,由我校倡议发起的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首批成员由来自16个国家的30所高校组成。

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由外语教学科研以及国别区域研究为特色高校自愿组成,是开放性、非盈利、非法人组织。联盟本着“团结互信、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外语教学研究、国别区域研究、人文交流”为内涵,共建教育合作平台。联盟的宗旨在于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传播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架设友谊桥梁,增强国别和区域研究,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8.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成立

4月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成立大会在阿语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孙学玉、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我校党委书记韩震、校长彭龙共同为两个学院揭牌。

北外学院将打通各院系、专业壁垒,变革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最大范围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基本学术能力,构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自由、多元发展空间。

国际组织学院是集人才培养、智库研究、人才推送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平台,将立足于三大定位:国际组织学科建设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基地;国际组织研究的基地;国际组织人才培训、输送的基地。

9.马会娟教授入选教育部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3月31日,教育部公布了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共确定人为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我校英语学院翻译学科带头人马会娟教授入选长江学者“青年项目”(翻译学)。6月26日,学校召开长江学者启动仪式,副校长孙有中代表学校为马会娟颁发教育部长江学者聘书。

马会娟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是我校翻译学科的一个突破,学校将按照国家奖励计划的要求,对马会娟教授未来的科研教学工作和团队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使之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0.西校区教学服务楼群工程开工

9月20日,学校西校区教学服务楼群工程开工典礼仪式举行。北外教学服务楼群工程于年10月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总建筑面积㎡,主要建设内容为教室、学生食堂、留学生宿舍、多元文化体验中心、各类研究中心、中外师生交流中心、地下人防及车库等。教学服务楼群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语种专业建设的用房短缺需求,为西校区早日实现人文化、国际化、园林化、景观化的精品校园奠定良好的基础。

11.我校将承办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承办孔院将达到23所

11月24日,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孔子学院总部与法国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签署协议,合作建设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根据协议,孔子学院总部委托我校承办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

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将成为我校承办的第23所孔子学院,也是我校承办的第一所商务孔子学院。12月12日,在西安举行的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法国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的法方承办院校ESCP校长FrankBournois颁授了孔子学院铭牌。

12.《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发布亚美尼亚语、尼泊尔语、波兰语和西班牙语版

8月23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继成功输出马来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等近10个语种的版本之后,再次发布了亚美尼亚语、尼泊尔语、波兰语和西班牙语共4个语种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丛书,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丛书是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组织,多部委联合参与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正式启动,我校党委书记韩震担任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外研社作为该工程的承担单位,组织国内外一流学者系统整理、译介能够反映中国人话语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术语,至今已分批以汉英对照形式出版条术语,实现了国内出版与国外输出同步推进,多家国外出版社对此十分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医对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fz/101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