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188432.html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上周,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早在五一假期就全面启动了两会报道工作,台党组高度重视,在上会记者名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锐减,人大北京代表团随团电视记者只有3名、政协方面1名都没有的严峻形势下,迅速调整报道方案,集合新闻中心、网管部和制作部三方力量,成立了一个50人左右的全媒体报道团队,和前方三位记者协同作战,开拓新技术,使用新手段,做到人员精减、品质不减,条件有限、内容不限,全力以赴呈现出了一次极具创新、备受好评的全国两会报道。 创新之一 网络直播四方在线 《代表委员云访谈》打造“云上会客厅” 系列网络直播节目《代表委员云访谈》堪称此次新闻中心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3期节目分别于5月23日、25日、26日在《北京您早》直播。与疫情期间常用的一对一云访谈形式不同,此次节目由演播室主持人以连线方式,实现与会代表或委员、有关的场外方、北京广播电视台评论员四方在线“云”直播,打造了一个会内会外相结合、叙事评论相结合的“云上会客厅”模式。“一对多连线比一对一连线要求更高,手机端默认的设置要求要和电视端的播出信号相匹配,须进行电视化改造。另外,一对多网络直播必须加入网管的支持,要有相应的设备,也需要进行电视化的匹配和改造。这些步骤以前都是一个个单独的工种,现在要统一在一起、同步协调,并不容易。”《北京您早》制片人马迟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首次四方在线直播的顺利进行,节目主创提前一个多星期开始准备,直播前更是反复演练了四次。 《代表委员云访谈》首期节目《生命至上》聚焦疫情防控,三位嘉宾分别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武汉市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郑艳玲以及北京广播电视台评论员国培源。“吴浩委员是中央指导组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赴武汉抗疫51天。抵鄂第三天,专家组就提出了‘小区封闭’的管理建议。吴委员曾深入武汉市首义路街社区指导防控工作,第二位连线嘉宾郑艳玲见证了吴浩委员提出的两条关键意见给社区防控带来的变化。而国培源在参与《我是大医生》节目时就通过连线认识了郑艳玲。三位嘉宾既相互熟悉,又各有感触,直播时的状态非常好。”直播开始前五六天,记者赵芳就忙碌起来,直播前夜更是工作到23点,第二天7:50开始直播,直播结束她又开始了第二期节目的准备工作。 5月25日,聚焦“‘六稳’‘六保’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期节目《统筹发展》播出,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大兴区委书记周立云,区政府帮扶企业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评论员李藏宇。新闻中心要闻采访部时政科科长、人大北京代表团随团记者樊煜负责和周立云代表沟通,“7:45正式连线,跟周代表约的是7:20进入驻地的视频采访室,7:00不到,他就在采访室门口等我们了。” 樊煜负责联系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他是5月26日播出的第三期节目《脱贫攻坚》的嘉宾,“夏书记5月24日中午特意到驻地的视频采访室,和台里进行对播连线的试播,对我们的云访谈非常支持和配合,认为这是代表积极履职、回应社会关切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式。”另一位嘉宾——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委书记高长胜,直播前一天才出差回来,记者赵煦利用午饭时间和他进行了沟通, 次用手机进行云直播的高书记对这种形式非常认可,“他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和我们有这样的合作,还邀请我们去阿尔山做一个云访谈的后续报道。” 新鲜、便利又亲切,是嘉宾对云访谈的一致评价。在马迟看来,通过手机端进行的云访谈促进了信息的跨区域共享,增加了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了融媒体的报道水平,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北京您早》一直是同时段全国收视 ,我们将云访谈这一时间段的收视情况和以往相比较,发现都在上扬,说明观众对这种新形式还是很感兴趣的。”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要闻采访部主任徐京玲认为,《代表委员云访谈》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因为它“用技术创新带动了内容创新,把技术和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创新之二 代表委员手机自拍上新闻 小屏也能登大雅之堂 因为没有上会记者,不能对委员进行面对面采访,新闻中心对于政协会议的视频报道全部通过委员们的手机自拍来呈现。政协跑口记者、要闻采访部时政科记者解直峰等提前和委员沟通,告诉他们手机拍摄的注意事项。同时,新闻节目中心培训了与代表委员对接的记者们,使之熟悉将手机视频转入电视编播系统的流程,确保工作能高效优质地进行。“委员们用手机拍摄的视频通过 就这样,会前推出的8集系列微视频《做好准备上两会》、两会开幕会时代表委员们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对报告的反响等报道都借助手机完成了。5月2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当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家成在驻地架起手机,和《北京您早》进行了一对一的云访谈。记者赵煦把直播链接发给刘委员后,他马上在朋友圈进行了转发,“他说 次尝试这种形式,感觉非常新颖,效果也非常好。” 从零到有,新闻节目中心对两会的报道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徐京玲称之为“小屏幕也能登大雅之堂”,“时政新闻用手机拍摄视频,呈现在主流电视媒体最核心的新闻栏目中,这是我们之前从未有过的,在理念上是一次创新。” 创新之三 两款主题H5融媒体产品成爆款 全息展现交互触达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BTV新闻新媒体制作的H5交互融媒体产品《假如70年前有 截至5月27日上午,两款主题H5融媒体产品点击量合计超过24万。“用轻松愉快接地气的方式很好地呈现宏大主题”是徐京玲对此次理念创新的评价。田刚则表示,这些融媒产品正是“四全”媒体中“全息”的体现,“寓教于乐,寓信息于体验,让用户在交互中了解到重要新闻重大主题的相关内容。这也是我们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摆脱自身电视气质和电视本行,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一次实践。” 点击进入H5《“小康号”邀您上车啦!》页面 点击进入H5《脱贫攻坚——阿中邀你助力奔小康》页面 创新之四 会内会外通力协作 融媒报道质优量多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只有三名人大北京代表团随团记者,除了樊煜,还有两位摄像李琪和王一。从5月18日入驻北京会议中心,到5月28日下午大会闭幕离开驻地,10天里,忙碌的三人和负责后期的同事张师琦、田雪吟组成五人小分队,前后方密切配合无缝衔接,完成了21条电视新闻报道、7条新媒体报道以及3场代表直播连线访谈。其中 亮点的当数《两会时政Vlog》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万。 “人大开幕会时,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外的广场上,发现往年热闹的天安门广场不一样了,由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大会的服务保障人员和记者大幅减少。我马上举起手机自拍杆拍了一个Vlog,发给新媒体小伙伴,当天中午就推出了《人大开幕,看看天安门广场跟往年有啥不一样?》。在拍摄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小组会议时,摄像老师发现每位代表发言时面前都架着一部手机。了解后得知今年一府两院不再到现场列席旁听,而是通过手机,用5G传输把代表发言实时传给旁听人员。我又拿着自拍杆在会场外拍了一个Vlog《特殊时期的两会一府两院这样“云列席”》,反响也非常好。此外,我们还拍摄了短视频《 揭秘北京团代表的一天》,6点半起床直播,晚9点还在工作……点击量达到万,被代表们竞相转发,称赞它特别真实地反映了这次大会会程短任务重、代表们每天忙碌的状态。”跑两会十几年的樊煜,在这次报道中实现了工作上的突破,“运用移动新媒体的方式及时报道,通过不同视角发现会议的新内容、新气象和新风尚。” 徐京玲用“井喷式增加”来形容此次两会报道的新媒体产品,“数量和质量相较以往都有飞跃。”全国两会期间,BTV新闻新媒体共发布“两会”图文报道26篇、短视频报道50条、H5交互产品3个。图文阅读量超过30万,短视频播放量超过万。微博话题#线上看两会#阅读量超过万,并于5月22日冲上当日微博热搜榜第六位。 年全国两会报道结束了,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也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考。正如徐京玲所说,“我们一直在讲重大主题报道的守正创新,这一次我切实感受到,从某种程度来讲,唯有创新方能守正。为应对疫情而采用的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技术手段,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完善、继续运用,以创新求发展,将媒体融合之路走得更宽、更远。”●肖战:沧海一声笑,半年过去liǎo ●刘清泉:中医是一辈子的事儿 ●杨丽萍:若不跳舞,我是 的农民 ●北京卫视倾情讲述最美医护感人故事 监制:于信 编辑:戴武康宁周绍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fz/112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