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拼尽全力爬香山、悠悠然在北海划船、

去植物园种树、学习姚明投篮……

这样的情景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会是什么人在做?

说出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些场景居然出现在5月22日北京教育学院黄寺校区教学楼教室。虽是虚拟场景,但30多名学员在外教的带领下,都在通过肢体语言尽可能使每个动作表现得更逼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开心得像个孩子。原来,他们在学习怎么在课堂上更好地引领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的学生理解课程,比如如何引导这类儿童理解一篇讲解北京的文章。

这次培训来自于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负责的“特殊需要儿童帮助策略”研修班。本次课程以3天的工作坊形式进行,主题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帮助策略”。这个工作坊自年开始举办,今年已经是第三期了,培训对象覆盖了北京市各区县的班主任、心理教师、特教老师等。前两次的学员对于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连续2年都达到了%,课程满意度也都在95%以上。

此次请来授课的教师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威廉帕特森大学特殊教育与咨询学院教授ChristopherFMulrine和该学院助理教授ElozabethAHarkins博士,为期三天的工作坊主要围绕ADHD儿童的评估、学校情境下ADHD儿童的干预方法、积极行为支持法在学校的运用等内容展开。北京市各区县的小学班主任、心理教师、特教老师、德育干部和教研员等36名学院参加了工作坊。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振先,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陈寒墅出席了工作坊的开班典礼。他们对远道而来的两位美国专家表示欢迎,并对工作坊充满期待,希望学员们通过学习,更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fz/113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