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起广州市天河区,你会想到什么? 是高大上的广州市CBD珠江新城所在地,城市的中轴线?是上班族对一、三号线交汇站——“地狱西”地铁站的称呼?是一夜暴富的猎德村村民?还是中超八连冠+两夺亚冠的广州恒大主场所在地? 这些当然都是,而现在,这个广州第一经济大区,可能还要再加一个:广州市教育强区。实际上,天河区的野心,远不止在广州市称王。早在年,天河区教育局局长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访问时,就明确提出过“对标北京海淀区、上海徐汇区,建设全国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 2 要衡量教育水平的高低,成绩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却是最重要,最有说服力的参考指标。我们来看一看天河区在高考,中考两大考所展现出来的答卷。 其中一个关键的指标——高优率。年广东高考本科合并,高优率取代了以往的重本率,成为高中学校优秀学生比例的代名词,也是最直观的比较数据。 表单上的这七所学校的成绩单是怎样的水平?天外约等于广州前五学校的水平,广州中学和没有列出来的民办学校省实天河(74.8%)对标的是老三区中越秀区两所区属大哥(7中和16中);天河中学和中则和南武、五中、四中等学校相仿; 而表现相对最差的75中呢?由于这个档次的学校这么开诚布公地公开高优率数据的已经不多了,在公开了数据的学校里,我们来对比一下越秀区的13中,13中年高优率9.47%,本科率75.38%,75中胜出。再来看生源,年中考,75中分,13中分,往下看还能发现分的东圃中学(下一节还有它)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与13中相比,75中在19届以更差的生源拿到更好的成绩(同理还有东圃中学)。 中考又如何呢? 来看看15年至18年各区的中考平均分: 15年,天河区的平均分仅仅位列全市第7,到了17和18年,已经升至第4。而在年,虽然没有公布全市平均分,但天河区在第一批的分数线竟然比老三区高了20分之多,让人始料未及。 初中阶段,我们难以获得更多的数据去作出对比,再加上近年来,初中阶段的尖子生被民校“全包围”,因此我们很难从一个简单的平均分得出区域发展的全貌。今年开始,义务教育进入“全摇号时代”,民校全市掐尖将成为历史,这就更考验各区的教育水平了。 总而言之,天河区整体教育水平在快速上升,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3根据天河区教育战略布局,为扩大天河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继年成功创办广州中学后,天河教育凝心聚力,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开办”为目标,以区域优质品牌学校为依托,打造一所崭新的本土自主品牌公办完全中学——广州奥林匹克中学。今年将面向全市招生。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厚德行健,点亮人生”,办学愿景是“助力师生圆梦人生赛场”,构建以“融合创新”为内涵个性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来了,天河区的老铁们!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性质上属于公办学校,将在今年九月开始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高中部将面向全市招生,共招收8个班,人,部分是自主招生。初中部招收12个班,方式是对口直升(原东圃中学地段)。而东圃中学也已经并入广州奥林匹克中学。 关于这所学校,大家议论纷纷。有家长表示担忧:依托的是原来的东圃中学,也就是换了个高大上的名字,换汤不换药;也有人表示谨慎乐观:广州的中学这么少,先建起来再说! 关于这所学校,我的态度就像我对天河区教育的未来一样,非常乐观。 可以看到,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只是天河区教育局组建天河区名校网的其中一枚棋子。广州中学,已于年开办,今年即将迎来首届以广州中学名义招生的高中毕业班,很多人表示期待。依托47中为主体成立的广州中学,当年有一则新闻令人感叹其“壕”: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和吐槽,但就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反馈,广中首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成绩可期。 而占地面积更大,可容纳学生更多的执信中学天河校区,也已经于去年8月动工,预计在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年恰好是执信中学建校周年。按照计划,这也是一所完全高中,初中部面向天河区招生,高中部面向全市范围招生。 上述三所学校,加上未来可能的广州岭南中学,配上天河区广州第一经济强区的财力和立志成为全国教育强区的决心,难道不值得期待? 4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里,吐槽过我看到的一些老城区的广州家长,存在着不思进取的心态,这种心态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在所谓的传统教育强区越秀区,名校林立的另一面,是派位公校近乎“难看”的成绩。一个普通公校的普通班,六科加起来不到分的学生数,一般要多于这个班能考上高中的学生。 在天河区,这样的学生比例相对老三区明显偏少。天河区,明显与老三区有着不同的基因。整体上来看,家长对教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