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同学们毕业了,首先,要祝贺你们!因为,一切开始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光! 在毕业典礼上,通常要和你们说一些忠告之类的话,但我常常不知道要和你们说些什么。也许我可以和你们分享对燕园的感受和认识,我已经在这个园子里生活了23年。 有一首歌叫“未名湖是个海洋”,是社会学系的学生许秋汉在年创作的,可以说,它的影响已不止一首歌曲的意义,某种程度上成为新时期北大的一个精神符号。但我脑子里总存有一个疑问,未名湖为什么没有被唱成一条河?一个水潭?或者一个荷塘?它没有选择“小”,而是走向了“大”,小小的湖怎么就变成了一个“海洋”的意象? 未名湖是北大的湖,这首歌得到北大人的共鸣,多半是因为它烙上了这所大学的气质,这种扩“大”化处理的方式,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来自一个融入北大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因子:“包容”,有了这种兼容并包的气度,大师才能云集于此,思想的潮汐才会奔涌不歇。 当然,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种“大”,就是北大人的“天下”情怀,经纶天下的情结是读书人的一种心结,这种心结在北大人身上被充分激活!可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像北大人那样,自觉把个体的命运和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了北大人敢于担当的一面。 因此,这首歌不再是个体生命价值的探寻,而是变成了一个宏大叙事,成为一种被讴歌、推崇的话语!也许並不是北大人天生好“大”,而是这所大学在近年的历史进程中慢慢形成的气质,这种气质造就了一批批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北大人,但“大”只是说出了未名湖内在气质的一面,它还有同样宝贵的另一面,我想是作为一个湖它本来的面目。 未名湖本来的面目是什么?未名湖既不是一条河,也不是一个海洋,它首先是作为一个湖而存在!湖面波澜不兴,风吹过时泛起一阵涟漪,马上又复归平静。宁静才是它的常态,静静地等待着晨昏黎明,静静地陪着时光进行四季变换,静静地吸纳、倾听湖畔人们的絮语,静静地等待着时间的轮回。“宁静”才是与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更贴切的气质! 未名湖被称为是“一个圣地”,当然不是因为它作为一个湖本身的伟大,而是有一些人的名字和它联系在一起,他们已经和这个湖融为一体!有个作家说得好:“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虽然,我无法全部数出这些先贤的名字,但我们仍然可以一下子道出很多名字,马寅初、顾颉刚、汤用彤、钱穆、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翦伯赞、游国恩、王力、冰心、陈岱孙、周培源、邓广铭、费孝通、林庚、季羡林、王选等,有个校友说,如果没有这些学人的存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湖面上泛起的波光,但有了这些和未名湖连在一起的名字,未名湖上空就多了许多闪闪发亮的星辰! 这些文化大家或长或短在燕园生活过,都不紧不慢在湖边散过步,作为一个个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深深足迹的大师,他们在湖边体验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肯定不是壮丽的风景,恣意放纵的风暴,以及不同凡响、激情、狂飙突进,脱疆野马般的气势!而是在宁静的目光中透视着的对人生和学术的一往情深,深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 像大半辈子生活在校园里的朱光潜先生每天的生活轨迹,看不出他和大多数北大学人的生活有什么差异。午饭后,他会从他的美学意象里走出来,绕着心字型的湖走一走。朱光潜先生一生治学严谨,他研究美学的道路並不顺畅,但即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已的见解,他女儿曾劝过他:“不要弄你的美学了,你弄了哪次运动落下你了?!”朱先生的回答却像一股清泉涤荡了世人心头的尘埃:“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有用,但是将来用得着,搞学术研究总还是有用的。”正是凭借着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凭借着看似无用而自由的灵魂,朱先生愣是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了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季羡林在评价他的老师时说:“他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自己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一步一个脚印,无形中影响了学生”。是啊,“一步一个脚印”,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更长久的坚持呢?! 季羡林先生生医院度过的,季先生最后一次回朗润园的家是年7月4日,那天,他特意让护士推着轮椅来到未名湖边,这一片湖让他梦牵魂萦,未名湖已经构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我曾经为了制作介绍他的电视专题片,在年冬天,用影像记录过他一天的生活,他不到五点就起来,阅读看书后,走过镜春园的山坡,绕过未名湖的后湖,在图书馆开门时,坐到季羡林工作室。年复一日,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耕耘,他学术历程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是那个时期写成的。他在自传中写道,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翻看的资料大概有几十万页。未名湖见证了他的劳作,未名湖上的霞光和落日辉映了他的生活!他的脚印落在山坡上,稳定而踏实!他的日子平静安详,像湖面下的水流一样缓慢地向前流淌! 《尚书·洪范》里有句名言:“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形容深沉不露,内蕴刚强。这也许是众多北大人身上的精神气质。生活在湖边的北大人,他们深知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慢慢地接近目标。诚如《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朱光潜先生写过一篇《谈沉潜》的文章,他说“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道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悄悄浮起”。无独有偶,汤用彤先生也对“沉潜”的价值做过深思,学者乐黛云先生曾在《我的公公汤用彤先生》一文中写道,汤先生曾在病榻边和她解释过“沉潜”的深意,沉,就是要有厚重的积淀,真正沉到最底层;潜,就是要深藏不露,安心在不为人知的底层中发展!乐先生把“沉潜”当作汤老先生为她治学开出的一剂良方,这让她终身受益! 这些大学者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研究的课题不一样,问道的路径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秉承着沉潜的品性。消除躁气,摘掉所谓的桂冠,避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专心致志,惨淡经营,自少而壮而老,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追寻真知。这也许是他们在未名湖边散步时真正领悟到的,也是这个宁静的湖能够给予他们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深度的蓄势,才成就了他们蔚然可观的学术大厦,才能使“那泓静静的湖水永远明亮”!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踏入社会之时,我跟你们说这些,是希望你们不管是在志满意得,还是接连碰壁时,都能够持有宁静的心境,像未名湖一样宁静!特别是在遭受挫折时,遇到困难是一种常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你无法跳过任何一个步骤去摘取果实。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我特别喜欢卡耐基的那篇短文《平静》,我想和大家分享他短文中的一句话,因为我也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再一次祝福你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fz/133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