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开北京通州的官方网站,一眼就可以看见“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载北京未来发展”的字样。更令人们感兴趣的是,7月中旬各大卫视和新闻网站上通州区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消息铺天盖地,一时间社会各界都将目光锁定通州,想看看“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什么样子。有一点可以肯定,通州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哪里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始建于西汉初年。在地理位置上,它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地处北京长安街延长线东端,也是首都北京的东大门,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相连,南和天津市、河北省交界。在经济区位上,通州区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向西距国贸中心13公里,向北距首都机场16公里,向东距塘沽港公里,西接北京,东承河北与天津,是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核心枢纽部位。年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连接京津冀三地的独特区位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上无疑是整个战略最核心区域。“一核五区”成为新城布局拥有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通州区政府也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和要求下,将建成面积为48平方公里通州新城,并且规划出台了以“一核五区”为主框架的新城布局。“一核”是通州国际新城的核心区,“五区”为通州国际新城的五大功能区,分别为文化旅游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国际组织集聚区。通州国际新城核心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以运河为核心区龙头,依托运河丰富的水系、深厚的文化和区位优势,将按照城市功能结构打造包括文化商务休闲区、高端商住区和会展综合服务区三大区域的新城中心区。新城的核心区位于运河源头的五河交汇处,是新城建设的先行启动区和窗口,将成为高端商务功能主要承载地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战略引擎区。这里是当前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的重点区域,将建成控制高度为米、占地面积4.71公顷的象征北京东大门的彩虹之门。文化旅游区位于通州新城城区南部,距新城核心区直线距离约6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2.05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六环路、西至通马路、南至京哈高速、北至万盛南街,将建成1-5五个街区,包括综合商业零售、主题公园入口、文化表演等。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孕育的一座历史名镇,具有着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中被称为人类历史奇迹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北起于通州的。运河文化也将为通州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包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内的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新城东北部、宋庄镇南部,北起规划一路,南到京哈高速,东至东部发展带联络线,西邻六环路。集聚区距首都机场13公里,距天安门24公里,距中央电视台新址20公里,途经中国传媒大学,构成了独有的“中央文化产业走廊”。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集聚区用地规模17.21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容纳人口20万。位于台湖镇,处于北京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向东接京津高速,向西与亦庄开发区相邻,北面距离首都机场30公里,南面距离首都第二机场22公里,乘京津城际列车到天津滨海新区仅需20分钟。建成以后,它既是服务于首都经济圈的高端商务新城,又是面向环渤海区域的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是首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将建成1至2医院、8至10医院,预计年门诊量将达到约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16万人次,聚集医疗医学专家3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进入成熟稳定运营的阶段,累计门诊量将超过4千万人次,住院病人将超过万人次,一期医疗和各项配套累计实现总体收入达到约亿元,累计总体税收可达亿元。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通州区的医疗资源高速聚集和增长,医院、医院资源已经不再稀缺。数据显示,目前通州区全区共有各级医疗机构家,其中医疗机构家、卫生机构7家、医院30家、医院6家、医院3家。通州医疗资源辐射京津冀跨区域,这正是作为京津冀三地交接的一大枢纽在医疗卫生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为“京津冀”做什么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为:打造“两核三轴一带”,“两核”指北京和天津,“三轴”指北京——天津——塘沽主轴、北京——保定——石家庄拓展轴和北京——唐山——秦皇岛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与中关村、曹妃甸并称为三大重点开发地区。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中的功能定位是“四个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这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是由于北京的城市空间已经饱和,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实现北京的产业升级和城市的跃升。因此必须有一个地区来承接北京的部分城市功能,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区优势得到了凸显。交通将变得更加便利通州区西接北京,东承河北与天津,是连接京津冀三地的重要结点,是京津冀三地交接的一大枢纽,作为北京唯一与天津、河北都同时接壤的区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桥头堡特殊地位已被鲜明地树立了起来。交通在区域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最重要的交通轴线是京藏、京沪、京哈、京港澳。目前,通州区域基本上占据了京哈和京沪两条轴线的重点地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版图中,河北的燕郊、香河、三河,天津的蓟县等为东南轴,北京到天津为西北轴,通州区正位于两条重点发展轴线的交点和发力点。因此,真正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通州区必须要发挥主要作用。除此之外,八通轻轨、地铁亦庄线直达通州;M6线地铁东西横贯北京城区延伸至通州新城;规划中的R1、S3、S5、S6、M6支等线路将覆盖通州新城,未来整个轨道交通建成以后,将有十条轨道交通在通州境内建成,建成以后将会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最密集的新城之一。同时,还有通顺路、壁富路、六环路三条通向首都机场的快速通道。另外,通州还有两条铁路大动脉——京承铁路和京秦铁路。通州与市区相通的道路资源主要有京通快速、朝阳路和朝阳北路等,为提升通州通行能力,交通部门计划将正在建设的广渠路向通州果园继续东延。同时,姚家园路作为快速路从三环的长虹桥出发,现在到平房桥,接下去将和京秦高速打通。朝阳路、朝阳北路和通州的联系也将完善,东部路网会进一步加强建设。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通州区其他各方面条件也日趋成熟。通州新城的“一核五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了充足的准备,届时,北京市政府四套班子和所有委办局将有可能整体搬迁至通州区潞城镇。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北京市属政府部门也将有可能迁至通州区。北京东站也将落户通州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要求下,通州区正在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通州区也将更好地实现产业转移和更新换代。









































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fz/54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