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已经拥有自己的私家车数年了,但是依然保持一个习惯,就是逢雨天、雪天都不开车,据说理由是怕堵车?其实,像这位朋友的想法一样的人相信有很多,因为大部分逢雨天、雪天的时候,恰恰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其实比往日要通顺得多。

还有一位朋友更“神奇”,明明拥有一辆座驾是性能良好的名贵四轮驱动越野车,却也是从来不见他在下雪天开车,不过这位老兄却很坦白,一言道出是害怕驾驶危险的原因而不愿意开车,但是“神奇”的是这位老兄从来不畏惧酒后开车的危险,每逢应酬饮酒聚会都必开车到场,然后开车回家,即使曾经被警察罚款数次也依然“我行我素”。

我也有不想开车的时候,但都是选择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开车,逢雨天、雪天这样恶劣天气就必选择开车无疑,“买车为了什么”?无非就是避免日晒雨淋和公车的拥挤而已,日晒我不怕,但是雨淋和大雪纷飞的日子就不要委屈自己了。

其实,很多人在雨天、雪天不开车,这与路况和天气无关,还是驾驶水平的问题!降温了,下雪了,欢愉之余又平添了不少烦恼,特别是驾车出行,如同车技大考一般,让心中没底的人不敢下场,让手潮的新手险象环生。冰天雪地究竟该如何驾驶才安全呢?

一、首先来看看行驶前的准备工作

汽车是否需要预热?

这是现代驾驶人最多的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开车前要预热汽车,其实旧时代的汽车如果车温较低会出现死火现象,但是现今的汽车已经不会有此现象了,因此预热基本上无此必要。不过,在发动机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驾驶,一是较费油,二是润滑油没有达到工作温度容易造成机械磨损加剧。因此在寒冷天气下,预热汽车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果在0°的天气里将发动机预热到适合开车的温度(40°或者以上)需要至少10分钟以上才达到效果,如果气温更低,需要预热的时间则更加长。在预热期间同样也在费油,而且并非预热4、5分钟就比不预热好,事实上只要未达到适合发动机工作的温度,其实机械磨损都在所难免,即使是在预热时候机械其实也在磨损。因此,除非你的时间多得实在无事可做,否则预热并不是冷天驾驶的一个关键,可以完全不去考虑采纳。

事实上,汽车在行驶中会使发动机升温更快,无论是在耗油还是机械磨损方面,通过行驶中使发动机更快达到适合工作的温度,其性价比会比停车预热更高一些。虽然现代人在生活质素方面都提高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拥有一辆汽车确实也很不容易,因此很多人驾驶前宁肯费时间预热而不愿意马上开车上路,更多是心理上的因素作怪,恐怕汽车被损坏了,这就好比很多人买了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买了新东西舍不得使用的心理是一样的。放心开车吧,等候汽车预热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做其它更有建设性的事情哦,开车吗就是为了一个享受和方便而已,更何况保养汽车的关键在于驾驶中的良好习惯和定时做车辆维护保养,而不是预热。

车辆的设施

要防止车辆各个部位结冰,开车后尽快开启暖气,暖气可以去除车内各部件的冰冷迹象。很多人都忘记了开启汽车尾窗的散热线,散热线不仅仅可以除去尾窗的冰雪,也可以除去雾气,最重要是可以更加安全地观察车后状况。另外每天停车后应将空调控制面板的内外循环控制置于内循环位置,以防风挡被冻结。

从行驶安全考虑,冬季除雾装置是冬季行车应注意的关键设施。如后玻璃除雾性能是否完好,前除雾风道是否畅通。由于冬季驾驶室内外温差较大,再遇上较大空气湿度的天气,则玻璃上出现雾气就在所难免。驾驶员的视线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所以车辆除雾装置一定要保持完备。

另外,制动防抱死(ABS)系统在冰雪路面起作用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动的方向稳定性,但制动距离可能比不带ABS的车辆还要长。所以我们不要过分依赖电子制动系统。不光是ABS系统,TRAC、VSC、EBD、BA等系统都是具有调整范围的,超出系统所能控制的范围车辆依然会丧失稳定性。

二、上路行驶常规情况

起步:轻加油,慢走车,高挡位加油动作要轻柔,车辆应缓慢平稳起步,然后再正常行驶。如果是自动变速箱有雪地模式,最好开启此功能。如果是手动变速箱,在地面很滑的情况下,可二挡起步。

换挡:“宁高勿低,宁早勿晚,宁直不弯”,这几点十分重要。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不愿意太高转数换挡,怕损坏机械。其实不然,只要转数在规定范围内(不同发动机的规范都不一样),高转数比低转数换挡更加有利于机械的保护,尤其是在冬季发动机温度较低的状况下,所以“宁高勿低”;不过高转数换挡较费油,更快地换高一挡行驶才是省油的最佳途径,因此要“宁早勿晚”;除非你的驾驶技术很过硬,否则还是在直路上才选择换挡为佳,“宁直不弯”更加安全!尽量让离合器接触时动作柔和、平顺。尽量保持发动机转速均匀,不做急加速、急减速的动作。手动变速箱挡位选择可比平时正常驾驶状态高一挡。大原则是尽量早换挡,在直线和平直路段完成。

刹车:先点后刹,利用发动机牵制力动作要循序渐进,最好先轻点,等车速下降后再逐步加大刹车力度。特别强调的是刹车尽量在直道完成,入弯前先减速,即操作任何动作前,先把速度降到位。在紧急情况下,手动变速箱可采用双联动的制动方式,即在踩制动的同时迅速将高速挡转入低速挡,抬起离合器踏板,让发动机的牵制力和制动系统同时产生功效;自动变速箱可以选择由“D”转换到“2”挡来减速。事实上,换低档减速效果更佳,尤其在冰雪和湿滑的路面上。

转向:“弯前减油,进弯加油”,这点也十分重要,它是完全符合力学理论的逻辑,使转弯更加安全,进入弯道加油可以减弱转弯时车辆向轴心外拉扯的力量。事实上,很多人恰恰相反,弯前依然在加油,进弯时反而因为车速过快而踩刹车,这样反而增加了力学上轴心向外的拉力,使车辆容易向转弯轴心相反方向打滑,尤其是冰雪和湿滑路面更加增添了打滑的力度,十分危险!事实上,减油与踩刹车在力学上产生的作用并不相同,减油可以使速度均匀滑翔减速,而踩刹车则增加逆向拉力,尤其车辆在围绕轴心转弯时,逆向拉力是向轴心外拉伸的,因此产生打滑现象,这种打滑现象虽然可以因为驾驶技术的经验而控制,但是却不会因为驾驶技术而降低逆向拉力的作用,因此对于没有控制经验的驾驶员来说切忌避免转弯时急踩刹车。

先减速,慢打轮,早回正正确轻柔的转向是雪地驾驶技术当中很重要的环节。大多数情况车辆失控是由于车速过快,转向动作生硬即力道过猛造成的。在冰雪路面过弯时,应先将车速降下来,再轻柔缓慢地均匀打轮。特别要注意的是,打轮在冰雪路面回正方向的时机应略早于正常路面。

三、冬季行驶应急情况

侧滑、甩尾 由于刹车过猛或加速太急都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即车辆不能按照驾驶者预定的行驶方向行驶,出现横向滑动或来回摆尾的情况。由于制动过猛造成的侧滑或甩尾,应松开刹车踏板,采用连续点刹的方式制动(带ABS的车辆,一般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处理方法:出现类似危险情况时,千万不要猛打方向,企图靠转动方向改变打滑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但起不到纠正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转向不足 由于入弯速度过快,车辆易出现转向不足,即车头向弯外滑动,车辆不能按驾驶意图沿前轮指向行驶。特别是前轮驱动的车辆,更易发生类似现象。

处理方法:首先松开油门踏板,收油。然后略微回正方向,在转向与回正间不断调整,但切忌过大,以不超过车轮正常行驶位置为限,必要时可轻点刹车减速,配合方向修正。

转向过度 由于车辆速度过快,转向过猛,导致车尾向前甩动,出现掉头打转的倾向,即称为转向过度。后轮驱动的车辆更易发生类似情况。

处理方法:首先仍是松开油门,轻柔而迅速地反打方向,必须回正过中线,必要时配合点刹降低车速。

驾驶技术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平时多用心,多训练,知道了处理冰雪路面的驾驶法门,便有了通向安全的钥匙。

四、冬季行车四招对付薄冰

冰面行驶多走直线 在有冰的路面上行驶时,要走直线,不要轻意平繁地变道。在必须超车时,要与被超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超车后要与后车拉开足够的距离后再返回原道。会车及转弯时都要提早减挡减速。下坡时也要将车速控制范围内。冰面行车踩油门要轻,保持匀速,万不可猛踩油门加速。行车及停车时避开阴湿有积水处。在夜间停车更要避开坑洼有水的地方,否则轮胎有被冻住的可能。

掌握上下坡要领 上坡时,必须与前车保持加倍的距离,争取“一气呵成”完成爬坡。万一爬坡时轮子因地上结冰而打滑,可在车前后撒些沙子或铺上毛毡,增大摩擦力。必要时,也可利用工具将底上的硬冰打成一条条横沟,以避免车轮打滑。下坡时,平稳地换成至一挡,利用低速挡降低车速行驶。

侧滑时正确操控方向盘 遇到车辆侧滑时,正确操控方向盘可有效避免甩尾或原地掉头。应顺着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待车身回正后,再轻踩刹车减速(有ABS设备的则需要将刹车踩到底),直到完全控制住车辆。

减挡控制车速 在有冰的路面上行车要学会用减挡的方法来控制车速,让发动机来制动。尽量不要踩制动,必要时可以用手制动来控制车速。因此冬季行车切记不要高速,而且必须与前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高速行驶难以让车辆在短时间内减速。当车辆速度降下来以后,可以再辅以踩制动控制车速。有经验的司机表示,在有冰的路面上行车,靠减挡来减速是主要的,踩制动减速是辅助。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fz/58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