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六个月,88名志愿者走访朝阳区望京街道137个绿色地点,手工绘制出了一幅包括城市绿洲、环保节能、运动健康、公益站点、便民生活和文化艺术等六大主题内容的人文生态景观地图——“望京社区绿地图”。日前,这份地图在望京西园社区亮相,这意味着本市首份“社区绿地图”正式投入使用。 去年9月,望京街道、西门子公司联合发起了“望京社区绿地图”活动,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绿地图源自纽约,是一张使用国际通用的绿地图图标绘制当地绿色生活、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地图。不久,一个由37名员工志愿者和51名社区志愿者组成的88人绿地图志愿者队成立。从那时起,志愿者便利用周末,开展地毯式的“扫街”行动,带着相机,拿着纸笔,采集片区内绿色生活、自然、社会和文化四大类内容数据。不仅用相机把与绿色生活有关的画面拍下来,还采访一些人文故事。 志愿者赵建晖、赵子渊父子告诉记者,他们在走访中不仅重新认识了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还发现了许多以前被忽略的事物。“我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竟然不知道附近有那么多好玩的地方。” 半年里,志愿者们先后走访并采集了137处绿色地点。30名有绘画基础的志愿者组成了“绘画坊”,以照片内容为基本素材,以简单的素描图案或漫画形式呈现出来,手工绘制成这份“绿地图”。 记者看到,这份印制精美、标识详实的绿地图以望京行政区域图为底版,手绘了西门子大厦、中央美院、望京SOHO等地标性建筑,以及纵横的街道、公园、植被。中间以36种不常见的图标绘出了包括望京地区的自然美景、动植物分布、基础建设、文化景观、生态资源、环境资讯、便民网点、交通步道甚至污染情况等十几类超过一百种地区信息,如垃圾回收站、医院、义工区、健身点、鸟类栖息地等具体位置,组成了一幅反映望京人文生态景观的综合图谱。 地图为了凸显“绿”字,每一处绿地都有标注,还手绘了放风筝、遛狗、休憩等场景,并非常细致地标明了垃圾桶、喂猫点等。 地图的另一面则记录了望京的人文环境、社区历史、公益故事,介绍了百年职校、阳光公益联盟、骑行俱乐部、猫咪驿站、老街坊同心园等绿色机构。 望京街道办事处表示,希望通过绿地图的发放向居民传递绿色生活和保护家园的理念,汇聚社区爱心,加强社区人文关怀,让更多社区居民树立环保意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一只小鸟指示你可以在这里观察鸟类,一张戴鸭舌帽的笑脸代表儿童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绿地图不同于一般指示图,它不强调行政区划,而是突出一个地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可以指引人们在这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发现绿色,过上健康环保的生活。”志愿者郭新宇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