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学府,不负韶光北京交通大学赴湖南长沙 最后一天啦,老样子,红歌献上。 8月25日,实践团在长沙的最后一天,这一天的长沙天气格外明媚,没有以往的酷暑难耐,而是留给了我们一片清新。 最后一天并没有安排很多行程,我们选择的是素有“千年学府”之称的岳麓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建岳麓书院。 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后,至清末光绪2十九年改成湖南高等学堂,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车穿过那座界定河东河西的古桥,最早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磅礴大气的四个字“湖南大学”。 此时的湖大已开学,路上的学生和行人络绎不绝。 沿着湖大继续向里走米,就到了赫赫有名的岳麓书院。 还未进门,光是站在门口就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书卷香气,千年学府名不虚传。 留下合影后,我们开始细细探访这座屹立千年的文化学府。 岳麓书院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相互连接,融会奇妙,说是精致的苏亭也不为过。 大门的门额“岳麓书院”为宋真宗字迹,这个名字的典故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宋真宗因欣赏岳麓书院的办学治学,又闻山长周式以德行著称,特拜其为国子监主簿,请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仍请归院,皇帝就亲赐“岳麓书院”御匾悬挂于大门正上方,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源出经典,联意关心,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材辈出的历史事实直至本日,岳麓书院每一年仍在招生。就像是这座学府对文化,对知识的坚守,它将永久不遗余力地为培养出更多可用之才奉献。 从岳麓书院的后门出来,沿着山路上行米,古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爱晚亭便映入眼帘。 爱晚亭座落于岳麓山的清风峡中,风景独美。三面傍山,山里的雾气时起时落恍如仙境一般。庭前的1汪池水缓缓活动,好像让所有人的脚步都慢了下来。游客的嬉戏声,林中的鸟鸣声。 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恍若使人置身于桃源。 我们的实践将在这里告一段落,但绝不是结束,由于巨人的精神将会引领我们一生!最后实践团所有成员祝交大: 兴衰荣辱浮沉百廿,交大风华终绽放; 追思畴昔展望未来,学子乘风会有时! 文/:李思瑶、杨描描 摄影:陈南琛、傅子玲 你知道胰腺炎有哪些危害吗标准化病人SP培训剧本—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y/12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