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燕老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长期担任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和长篇小说的演播。国家级普通话测试考官。

季燕老师:爱是心的方向

儿时的季燕老师喜欢听广播。后来真正走上广播之路,得益于一位素不相识的记者的帮助:在一次文艺演出中,季燕老师做报幕员,这位记者发现她的声音很好听,便力荐她参加北京电台招收播音员的考试。幸运的季燕老师在众多的应试者中被录取了,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广播之路。

年,季燕先是在播音部当了两年播音员,年音乐广播成立,她成为第一批音乐节目主持人。她先后主持过《哆唻咪点歌台》、《中国优秀歌曲欣赏》、《中国作品音乐会》、《星期音乐会》、《北京晨曲》、《相会》、《人间有爱》等节目。

心里有爱,才能给听众更多的爱

在季燕老师的心海深处,总抹不去对一个人的记忆。季燕老师说,是她告诉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主持人,教会我如何把广播节目做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

这个给季燕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做点歌节目的主持人,节目中,她不是简单地播读听众的点歌留言,而是用心捕捉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用真情去温暖听众的心。听众把这个节目当成了他们情感依托的港湾,有苦有乐有难都愿意向她倾诉。她决心像她那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同时也是听众需要的情感节目,用爱营造温馨的家园,用情打动听众的心灵。于是年,一个弘扬爱、奉献爱、传播爱、创造爱的节目诞生了,这就是《人间有爱》。

一位经常收听“人间有爱”的女教师对季燕老师说:“我爱你又‘恨’你,爱你是因为你为听众讲述了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恨’你是因为每次听完广播,我都以泪洗面,彻夜难眠。”季燕老师明白,主持人的心里有爱,才能给听众带来更多的爱。

季燕老师说,主持人与播音员有很大不同。播音员是播读稿件、传递声音;而主持人是阐述观点,表达情感。《人间有爱》就是这样,用爱的声音、爱的语言、爱的事例、爱的场景去感染人,让人们从互不相识到心灵渐渐沟通。基于这个定位和基调,季燕老师用轻声细语的倾诉、平易近人的语调,感动了众多听众。

用博大爱心传递“爱的声音”

大部分时间泡在台里,幸亏家人都理解、支持。有朋友劝季燕说:“看你现在干得多辛苦,既然有副好嗓子,不如到外面去配音。有名也有利”。季燕说,考验一个主持人的有很多。比如名与利、得与失、奉献与索取、成功与挫折。什么是你最该去努力争取的,什么又该是你必须舍弃的?她的座右铭是:淡薄名利、荣辱不惊。

除了大部分时间做《人间有爱》,季燕这些年的重头戏是做一档音乐访谈节目《相会》(现为《记忆的唱片》)。她采访过百余位老中青艺术家和音乐人,其中有些已经过世,听众赞誉她的节目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挽救性音乐节目”。

年初,季燕老师和同事赵爽成立了“爱的声音工作室”,身为制作人的季燕老师又在开发新节目。季燕老师说,广播的天地无限宽广,只要你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就能在这块天地里传递爱的声音、建立爱的家园、结识爱的朋友、拥有爱的世界。

关于更多季燕老师的介绍,请登录北京电台培训中心官方网站--名师团队。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y/27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