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数字化。但秉持“原子思维”面对比特世界的“旧制度与数字大革命”的冲突仍在。未来,当原子与比特合一的时候,我们将迎来“个人制造”(Personalfabrication)的时代。

原子与比特

胡泳

年,是《数字化生存》中文版问世20周年。这些年来,我和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教授在中国至少会面四次,还在MIT的媒体实验室偶遇过一次。每次一起活动时,总会听到人们问他一个问题:《数字化生存》出版后到现在,哪些预言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

这其实考量的是一个未来学家透视水晶球的能力。尼葛洛庞帝预测到的东西太多了:在微软、苹果等尝试手写笔技术的时候,尼葛洛庞帝坚持认为,手指是最好的手写笔。他希望将来有一天由界面代理人打点我们的生活,这正是GoogleNow、Siri和微软小冰正在努力的方向。他预测到了电子书和个性化报纸,他提出一个旗帜鲜明的口号:“移动比特,而不是原子”,相信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数字化,不论是新闻、娱乐还是性。

一位读者对我说:20年前读《数字化生存》,觉得是科幻书;现在读,觉得是历史书。这堪称对一个未来学家的最高礼赞。

站在今天回望那个年代,或许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数字化生存”。它意味着娱乐世界与信息世界充分融合,并且开始具备互动性;它意味着计算机在生活当中从不离场,而你时刻利用这种在场并以之为生活方式和态度;它构成一种平等主义现象,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并允许在一个大而空洞的空间内,听到小而孤独的声音;它令组织扁平化,打破传统的中央集权,把大一统的帝国分割为许许多多的家庭工业;它使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

就像空气和水,数字化生存受到注意,只会因为它的缺席,而不是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看到数字化生存成为一个过时的东西,人们充满兴奋地谈论的新话题是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太空探索等。电脑和移动设备都越来越索然无味,因为它们将逐渐消失在其他物体中:自清洁衬衫,无人驾驶汽车,服务机器人,智能门把手,乃至吞下一粒就能掌握英语的药丸。用尼葛洛庞帝的话说,我们将住在电脑里,把它们穿在身上,甚至以它们为食。有一句英文谚语说,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Anappleadaywillkeepthedoctoraway)。以后我们或许可以说,A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y/69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