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验曾军良

优秀的教师永远是自觉主动学习的“好学者”。北京实验学校(海淀)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是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他们在校内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但是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他们善于思考,对外出学习到的新鲜理念和思想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习惯在外出学习中得到启发和共鸣,喜欢在被刺激后寻求与“高人”交流的机会,也喜欢与同水平的教师展开交流与碰撞。针对学校特级教师工作室教师的上述特点,工作室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寻师问道,交流思想。

近日,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了在陈经纶中学召开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学术研讨基地系列研讨活动。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北实教师共聆听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学科实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两场大型学术报告。六位与会教师分别观摩了英语、地理、语文、物理学科由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和北京市骨干教师同课异构的现场展示课。前沿的教育理论让老师们的教育视野大大开阔,知名教师的展示课让老师们直观地学习教学实践的优秀方式方法。

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们均称自己受益匪浅。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马惠玲老师称:“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堂应该非常实在,不应该过分花哨,要实实在在的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学的美妙殿堂。今天听了全国知名语文特级肖培东老师的这节课,觉得自己跟他的思想有很多契合点,给了我更多的启发。”

学校海淀区骨干教师刘健老师观摩了一节物理学科和通用技术计算机学科结合的实践活动课,并浅谈了自己对于科学课程的深入理解:即要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真正地体现学生学习和体验的过程,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体现出生活、生动、开发和应用的认知过程,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成长,学有所成。

田莹老师是学校海淀区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她谈到自己的参会体会时,称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堂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成为了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同时,通过此种方式的教学,将死书本演变成了活课堂,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同时也引发了老师对“以素养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的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特级教师工作室希望更多的为老师们搭建更广阔、更高远的平台,给老师更多激发教育思想、启迪教育智慧的机会,以更快更好的促进教师实现“学习自觉”和“专业自觉”,为打造一支北实优秀教师队而不懈努力!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y/73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