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园“未来·科技”社团的未来在这里 年11月21日,伴随着雪花与寒风,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此时此刻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应该是海淀教育沃土上最为温暖的地方。一群对科技教育充满热情、富有创新想法的教育工作者们和莘莘海淀学子齐聚在此,共襄这场由海淀区教委、美育和校外教育科共同负责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的盛宴——“年海淀区中小学科技节”。 科任组韩永刚组长和学校各科技社团代表教师以及美术组穆凯琦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围绕“科技筑梦,创新成长”主题,以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此次活动中“标识(logo)设计稿征集”以及“科技特色项目展位内容征集”等活动。 开幕式共两项活动——启动仪式与学生体验。学生体验活动意在结合海淀区各中小学科技教育成果,为青少年学生搭建一个帮助他们开拓视野、间接提升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成长平台。 启动仪式活动上,教委、区领导为“标识(logo)设计稿征集”颁奖,我校3名学生获得设计二等奖、3名学生获得设计三等奖。 在韩永刚老师的带领下,教师积极备场,以我校近年来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桥”项目为基础,将“纸承重”作为本次活动的体验主题。 仅一会儿的功夫,翠微小学的展位便聚集了来自海淀区各中小学的学生代表。他们或团队作战、或个人行动,以2张A4纸,为原材料,搭建自己认为“承重力”最好的纸结构,接受来自“字典”的挑战。 学生、教师越聚越多,突然间,人头攒动,来自于现场的几位同学已经称重超过35本书。一时间,闪光灯不断,交流声不停,但当挑战的同学与同伴举起手中2本书时,周围的世界静止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焦急的等待着接下来的一幕,是倒下,还是继续平稳。2本书同时放下,一切如故。此时掌声雷动,越来越多的学生透过掌声参与到了围观的行列。最终以39本的成绩刷新了本次活动的最高纪录。书塔倒塌的那一刻,他们没有伤心,而是互相勉励,互相击掌,庆祝这喜悦。是啊,书塔没有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此时此刻,韩永刚老师走到两位学生身边,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他们进行指导。这就是翠微小学的学生体验活动,注重学生动手体验过程,更注重学生体验过程后经验的积累与反思。 一场体验活动刚刚结束,周围的学生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其中,打破“记录”。在各位科任组代表教师的指挥下,各校学生井然有序的在3个“搭建场”开始了搭建活动。 突然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人群中,他就是翠微小学已经毕业两年的学生——林睿。 两年前,翠微小学许许多多的孩子都参与过“桥”项目学习活动,林睿便是其中最具以代表性的一位。那一年他五年级,代表班级参加称重比赛。当时的称重物为一本本小册子。同样的工具,他的作品以稳定结构等优越性,成为了那次比赛的佼佼者,共称重了本书。这是他与翠微小学未完的故事,也是众多如今身在海淀区各中学的翠微学子与翠微小学未完的故事。那些年的翠微学子,如今各校优秀的科技特长生们纷纷走进翠微小学的展位,或参与活动,或与老师寒暄,为这次活动更添一份温暖,在这个起风降温的日子里。 同时科技社团的教师代表们也纷纷加入各学校的体验活动中,VR,VEX。。。体验中,交流中,学习中。他们在思考,哪些活动更适合翠小的孩子,更适合在翠园中开展。 翠园学子有着许许多多关于未来科技的梦,而翠园“未来?科技”社团的“未来”就在这里,在这个会场,在科技教育里,在科技发展外,在海淀区科技教育这边沃土上,在学校科技教育教师的手下,在翠微小学发展中。 微言微行微力量 撰稿|彭少航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mt/75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