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沈建雄教授:脊柱侧凸矫形的生长棒 本文为作者授权骨今中外发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生长棒技术是指将上下两根金属棒置于脊柱一侧,两棒通过多米诺连接器相连,上下两端固定于椎体,在矫正脊柱侧凸畸形的同时可周期性地进行撑开延长(撑开间隔为个月,撑开指征是侧凸Cobb角增加超过15°或坐高增加超过2cm),并于骨骼成熟时行最终矫形融合手术。 其适应征为:(1)脊柱尚有明显的生长潜能。目前普遍认为在进入第2次生长加速期之前,即10岁前是进行生长棒置入的最佳治疗时期;(2)脊柱侧凸Cobb角50°,且在支具保守治疗下仍进行性加重,近1年侧凸进展10°;(3)脊柱侧凸柔韧性30%,有良好的矫形潜能。 最终融合的时机是:(1)骨发育成熟:Risser征≥3级,其他例如年龄(男性10岁,女性12岁以后)、骨龄、女性月经来潮半年以上也具有参考价值;(2)患者反复发生并发症,治疗代价大,已不适合继续撑开延长;(3)侧弯进展超过90°,单纯的撑开治疗无法控制畸形进展,具有行融合手术指征;(4)治疗效果不理想,患儿及家属由于其他原因无法继续配合治疗。 生长棒技术优势显著:(1)椎旁肌肉剥离范围小,手术创伤小;(2)控制侧凸进展、维持及改善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3)允许脊柱继续生长,增加身高;(4)允许胸廓继续生长,改善胸廓容积和心肺功能。 但同时也存在相关的并发症:(1)内固定并发症:生长棒技术的并发症绝大多数与内固定有关,例如脱钩、脱棒、断棒、螺钉松动等;(2)伤口感染:由于生长棒通常置于皮下或椎旁肌内,位置较表浅,频繁的手术撑开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条件变差,皮缘瘢痕增生,伤口愈合不良、皮肤破溃甚至伤口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3)自发性融合:多次的撑开延长会造成脊柱的过度剥离暴露,破坏椎体骨膜和皮质骨,导致脊柱自发性融合发生率升高;(4)交界区后凸。 在生长棒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其他的技术,既能满足脊柱的生长需求,又能避免反复手术。磁力生长棒通过体外遥控器使体内的生长棒实现延长或压缩,维持矫形。相对于传统的生长棒技术,电磁生长棒无需多次的开放有创手术,避免了麻醉、出血意外及伤口感染等围手术期并发症;撑开操作在门诊即可进行,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减轻了患儿身心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磁力生长棒技术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其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Shilla系统是一种生长导向系统,不需要反复的手术延长。系统包括矫形棒、单向和万向的椎弓根钉,其设计原理是在侧凸顶椎和上下端分别植入椎弓根螺钉,将生长棒与顶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锁紧,而上下端仅通过椎弓根螺钉孔槽而不锁紧,允许生长棒在孔槽内自由滑动,同时椎体间不行融合,使得生长棒可随脊柱生长而自行延长。 我们认为对于特发性、早发型脊柱侧凸的患儿,由于不存在半椎体、分节不良等椎体形态异常或椎旁组织异常等明显的致畸因素,单纯的生长棒技术就是这类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可以反复撑开的生长棒既允许了脊柱和胸廓的发育,改善身高及肺功能,也控制了侧凸的进展,限制了其进展为重度僵硬型侧凸的可能,为最终矫形融合手术降低了手术难度以及风险。 现有研究表明,双侧生长棒技术无论从矫形效果还是手术风险、并发症等均优于单侧生长棒。但是,在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患儿时,由于侧凸畸形严重以及患儿皮肤、皮下组织菲薄等软组织条件的限制使得双侧生长棒植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早发型脊柱侧凸患儿的初次手术时,可以先于凹侧植入单根生长棒,进行部分矫形,待患儿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根据时机再次放入凸侧生长棒。在我们临床治疗中,这样既降低了初次手术的风险,也避免了由于患儿椎体过小导致的置钉困难等情况。 此外,对于存在多发的椎体形成或融合障碍的早发型脊柱侧凸的患儿,我们认为单一部位的截骨手术不能完全消除致畸因素,而多部位或大范围的截骨手术其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高,患儿接受截骨手术的获益同承担风险相比,可能并不突出。相反,生长棒技术能够纠正部分侧凸、限制侧凸的进展,推迟融合手术的时机,为脊柱提供了生长空间,也是一种不错的手术方式,甚至可以作为最终融合手术的一种长期的过渡或术前准备术式。 此外,截骨手术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高、学习曲线长、手术风险大,医院推广。而生长棒技术手术风险低、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适应症广泛,可以作为推荐术式首诊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 典型病例分享病例一 术前影像: 术后: ▼第1次延长 ▼第2次延长 ▼第3次延长 ▼第4次延长 ▼第5次延长 ▼第6次延长 动脉血气分析变化: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动脉血氧分压、饱和度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明显下降。 病例二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第1次延长 ▼第2次延长 ▼第3次延长 参考文献 [1]ThompsonGH,AkbamjaBA,CampbellRM,owingrodtechniquesinearly-onsetscoliosis[J].JPediatrOrthop,,27(3):-. [2]ShahSA,KaratasAF,DhawaleAA,eeffectofserialgrowingrodlengtheningonthesagittalprofileandpelvicparametersinearly-onsetscoliosis[J].Spine(PhilaPa),,39(22):E-. [3]WangS,ZhangJ,QiuG,algrowingrodstechniqueforcongenitalscoliosis:morethan2yearsout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mt/9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