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等,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负责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环境演变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资源学会、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副理事长,担任多家国内外刊物的执行主编、副主编或编委。长期从事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史前文明演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研究。目前从事气候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兴衰、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历史过程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在Science、NCC、PNAS、ESR、SR、QSR、《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SCI论文多篇,被SCI刊物引用多次,H指数45,获12项省部级科技奖(含一等奖6项)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第一完成人)。 宋长青,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执行部长。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地理学报》、《干旱区地理》、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副主编,孢粉学会、青藏高原研究会、土壤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学部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委会委员。多年来致力于地理学研究范式、地理学区域综合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及学术管理论文余篇,主持和参与撰写专著6部。 周国逸,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广东省“南粤百杰”,担任多家国内外刊物的副主编和编委。长期从事生态水文和地表关键带物质循环研究,系统研究了亚热带区域地表关键带内水、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在包括Science、PNAS、NC、GCB、WRR在内的刊物上发表SCI论文篇,专著3部;以排名第一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并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张虹鸥,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地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热带地理》主编,《经济地理》副主编。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长期致力于广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的跟踪研究,曾任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现任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篇,出版专著3部;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等奖励。 王建,地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曾担任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与海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在《Palaeo-3》、《Geomorphology》、《ESPL》、《J.CoastalRe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主编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国家新课标中学地理教材,主持国家精品、精品资源共享和精品视频课程,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曾获得首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十佳青年地理学家,)、教育部青年教师奖()、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奖()。曾被评为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江苏省教学名师、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现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文化地理委员会和全球共识委员会的委员、亚洲文化景观学会(ACLA)常务理事、区域研究学会(RSA)中国分会副理事长、《Sustainability》《NationalGeographicalJournalofIndia》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文化地理学,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学术专著18部。 杜德斌,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地球科学学部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创新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客座研究员(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Fulbright研究学者(3—4年)。还担任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冰冻圈研究会(筹)冰冻圈与地缘政治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地理研究》主编、《地理学报》编委等学术兼职。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战略和地缘安全战略等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代表著作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等。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研究成果奖,向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提交30多份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多份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刘筱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CSCD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部副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中国科学基金》期刊编委。国家、部委多个期刊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文献数据库建设、期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文摘、引文数据库建设,主持科技期刊评及数据分析等项目,主笔完成引文数据库国家标准制订、参与期刊论文元数据、会议论文元数据标准的制订。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出版科研论文)奖。 何书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学术期刊中心常务副主任,《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地理学报》(中、英版)编辑部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兼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审读工作”审读专家。先后担任《地理科学进展》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地理研究》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等期刊编辑职务。主要从事农村发展与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编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60多篇。荣获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地理学会优秀编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银牛奖”等奖项。 赞赏 长按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中科白癜风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