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以下重要信息。 不戴口罩串门,致13人确诊 该首发病例,男,57岁,为个体经营人员,每日到新发地市场进货,居住于海淀区永定路某小区楼,6月10日晚出现畏寒等症状,确诊前有同楼层邻居串门,且均未佩戴口罩。6月13日患者由医院就诊,6月14日确诊。首发病例确诊后,该楼中又有5名居民相继确诊,另有2名曾到该楼如厕的外来人员先后确诊。上述8名确诊病例中又有3人将病毒传播给5名家庭成员。至此,该起聚集性疫情共有13人确诊。经疾控人员调查发现,该楼共5层,每层20多户,首发病例居住于3层,有3例居住于2层,2例居住于5层,2名外来人员曾到3层如厕。调查发现各户在楼道搭简易炉灶,各层的水房、厕所均为公共使用,并且各层住户之间存在共用厕所的情况;住户之间存在相互串门且不佩戴口罩的现象。市疾控中心采集检测该楼环境样本,发现公共厕所环境样本核酸呈阳性。综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和环境调查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既有人员相互接触导致的感染,也有厕所环境引发的感染。这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再次提醒市民,被污染的公共环境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疫情期间或有传染病传播风险时,要注意公共环境清洁消毒,并加大频次。大家不要扎堆聊天,减少串门,确需串门要戴好口罩,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回家后要先洗手;一旦身体不适,要主动规范就医,并采取有效防护和隔离措施,避免将疾病传给他人。庞星火说,维护公共环境的卫生清洁,是社区和居民共同的责任,也是对每个居民的健康保护,请大家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清洁公共环境,尤其是共同使用厕所、厨房等生活区域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通风,科学消毒。社区要加强对多户居住一个单元、共用生活设施的管理和健康指导,做到人员排查到位、健康监管到位,按照北京市疾控中心制定的《卫生间清洁消毒指引》,落实消毒措施,提供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清洁用品,特别提醒大家,上完厕所要及时洗手,保持手卫生。手不干净时,避免触碰口鼻和眼睛。谨慎选择儿童游乐场馆, 场馆内无需佩戴N95口罩 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荃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咱们的生活也逐步开始正常化,一些游乐场所和运动场馆也开放,父母也愿意带孩子去玩耍或者锻炼。在去之前,我想提醒各位家长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当前我们带孩子外出还是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w/138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