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新闻!《北京日报》今天的头版头

今天早上,小水打开《北京日报》

瞬间就被这条新闻吸引了!

奏是它↓↓↓

占到了《北京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定是一条大新闻!下面,小水就为大家讲一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吧~

日前,全市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该厂改造中,减少了六成多的占地面积,却增加了八成多的处理能力。10月底实现通水运行后,将减少向北运河的污水直排,同时成为通州新城最大的再生水源。

为啥对碧水污水处理厂

进行升级改造?

北京碧水污水处理厂曾是通州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10万吨,规划污水收集范围46万平方千米,通州新城北运河以西现状建成区基本均在其污水收集范围内。

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该厂汇水范围内的梨园等地区住宅、人口大量增加,污水产生量已超过了设计处理规模。

同时,根据年本市发布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地方标准,该厂的出水指标也不能达标。

为此,通州区政府决定实施碧水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

用更少的占地

处理更多的污水!

为了减少对周边百姓生活的影响,处理厂设施全部建于地下。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改建过程中,城区的污水处理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将原有的污水处理厂一分为二,一部分改造,一部分运行。加上城区周边的临时处理站,共同保证了改造期间污水不直排河道。”

改造采用吹沙围堰的方式将原曝气池一分为二,北侧进行升级改造的工程占地亩,南侧剩余的亩水厂仍在正常运行。

1在北侧的升级改造工程分为上下两层,其中地上余平方米,地下4万余平方米。目前主体已完工,等待后续地下空间的设备安装。在位于南部的正在运行的曝气池将改造成生态主题公园、北京首座环境科普教育基地。2

“这就是说,我们将用更少的占地处理更多的污水。”通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升级改造工程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友好型、土地集约型、资源利用型”下沉式再生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处理规模增加80%,占地面积减少66%,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臭气零排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处理后的污水做啥用?

全部工程完工后,该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8万吨,再生水生产能力8万吨/日,出水标准达到本市地标要求。1目前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10月底实现通水,承担通州城区约84%的生活污水处理任务,并有效保护地下水源,净化北运河水体。2同时,经过处理后的出水将作为重要水源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厂区生产的高品质再生水将用于市政浇洒及工业、居民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改善城市生态、投资和人居环境。

相关新闻

通州今年消除建成区19条黑臭水体

《通州区进一步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近日出台,提出到年,平方公里城区范围内污水处理率达到98%,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今年底消除建成区19条黑臭水体,明年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除了上述目标,方案还明确了多项具体任务。

▲此前,北京市对通州区下达过水务领域的建设任务要求,包括:

新建再生水厂8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座。

全区新建、改造污水管线公里,再生水管线80公里。

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制定黑臭水体治理方案,解决治理全区黑臭水体53条河段,至年,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通州的3年行动方案中:

今年的任务是新建、改造污水管线公里,新建及升级改造乡镇再生水厂全面开工,完成2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和8座新建再生水厂,治理黑臭水体19条河段。

新城建设方面

通州南部城区外环路污水和再生水管线工程、张家湾配套管线工程及通州区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沿线截污管线等工程,完成新建污水管线30公里,再生水厂管线14公里。

黑臭水体治理上

19条河段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经分到了各个乡镇。明年将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线公里,消除全区黑臭水体。年,新建、改造污水收集管线16公里,解决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

通州地处多条河道下游,此前水环境质量并不算好,因此,通州的水环境建设是副中心建设中备受







































白癜风的治疗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w/19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