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国内 ◆中科院院士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等联合研究并成功实现了两个串联碳纳米管谐振器的强耦合、碳纳米管谐振器中两个模式的强耦合,并利用这种耦合实现了声子的相干操控。 ◆科研人员直接激活小鼠前脑的中央杏仁核,小鼠竟然对原本并无兴趣的小木棍、对原本害怕的机器虫子产生攻击和啃咬的行为。由此,“猎食”这一本能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得以被中美科学家首次揭示。这一研究成果清晰阐释了前脑对脑干以及头颈颅面运动的调控。 图片来自科学网 ◆15日,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搭乘“探索一号”科学考察船从海南省三亚市启航,按照中科院“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B类先导专项及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专项的任务部署,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 ◆开挖直径12.81米,总长度78米,总重量吨。13日,首台国产铁路智能大直径盾构机“中原一号”在河南郑州豫机城际铁路工程始发,掘进顺利。这一工程将首次在世界上实现由机器人替代深海潜水员,完成在高压密封仓中更换刀盘等作业,被誉为大型直径掘进装备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你遇见过地铁突然停运吗?技术人员排除供电故障通常会耗时几十分钟,乘客只能耐心等待。然而,中船重工所和武汉地铁集团日前联合研制的“地铁不停电倒闸装置”可避免地铁停运。专家们一致认为,地铁不停电倒闸装置技术属全球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海市市长杨雄15日表示,预计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上年的29件提高到3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6.2%。 图片来自网络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卢良恕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月4日12时0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国际 图片来自新华网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5日称,当天早晨的微型运载火箭试射失败。由于这一消息在中午时才发出,而通常发射失败在几分钟后就会报告,这让众多已报道“全球最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媒体措手不及。 图片来自新华网 ◆在经历去年9月爆炸事件后,美国私企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4日重返太空,一箭十星,成功把铱星通讯公司首批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此后,火箭第一级首次成功实现在太平洋中一艘无人船上软着陆。 ◆近日,欧洲议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呼吁制定“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互动的全面规则”,这或将是首个涉及管制机器人的立法草案。报告要求欧盟为民用机器人制订法律框架,探讨是否需要为机器人安装“死亡开关”、研究机器人抢走人类工作的应对措施等等。 图片来自新华网 ◆国际空间站第50支远征队两名宇航员日前进行“太空行走”,这两名宇航员分别是来自美国的肖恩-金布罗和法国的托马斯-佩斯凯。这次历时约6小时的“太空行走”非常成功,提前完成了更换电池等任务。 社会 ◆韩国市民团体14日在首尔市光华门广场举行第12次烛光集会,要求宪法法院早日通过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并呼吁逮捕涉嫌“权钱交易”的大财阀掌门人。与此同时,特检组官员表示,将推迟决定是否对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发布逮捕令。 图片来自网络 ◆霾走霾又来,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将更多研究雾霾天如何有效保护公民健康,针对雾霾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也已开始进行队列观察。近日,北京市卫计委与市疾控中心根据研究,发布了《雾霾防护常识十三问》。 ◆裸眼3D镜头传递三维高清影像,“章鱼爪”机械臂通过微创口探进患者腹腔,拨开、旋转、切割、缝合……医院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全年单机例手术的工作效率,成为年全国最繁忙的手术机器人。 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年万达年会上表示,万达地产企服务业收入、净利润大于地产收入,年万达集团服务业收入占比55%,历史上首次超过地产;服务业净利润(未经审计)占比超过60%,也大于地产开发利润,万达提前一年实现了转型阶段目标。 ◆史玉柱15日在微博中称:“中民投与民生银行没有关系。因我准备回民生银行担任董事,防止大家误解两者有关联,我已卖掉了全部中民投股份,辞去全部职务。”此举为回归民生银行担任董事做准备。 ◆近日,西安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查获被非法获取售卖的公民个人信息达上亿条次,信息泄露渠道来自一个房产销售。 ◆北京首批网约车司机将于下周领取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首批参加考试的司机主要为参加转岗考试的出租车司机,合格率在八成左右。另有少部分社会驾驶员已经通过了考试。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傍晚时分,在西南方天宇有一颗星星灿若宝石。天文专家表示,这颗亮星就是金星。随着时间的推移,2月17日金星将达到全年最亮,是公众观测金星难得的有利时机。 本期编辑:朱丽 审核:管晶晶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去哪里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