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一张邮票的局部,来自互联网)

“读题时代”概念的提出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旧时秀才作文,曾有“题好文一半”之说,对于今天的报纸而言,标题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看报一般要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快速“分级”,自上而下的流程为:感兴趣的报纸→感兴趣的版面→感兴趣的标题→感兴趣的正文。因此,对于同一份报纸而言,在版面划分、新闻资源、编辑作者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唯有从读者需要出发,为新闻取一个好标题。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张洪忠在《都市类报纸:读图时代还是读标题时代?》一文中响亮地提出,“对于都市类报纸来说,现代报纸已经进入了‘读题时代’而不是‘读图时代’”。他的证据是,在年至年的5年间,重庆、福建泉州两市以“当您翻到一个要阅读的版面时,通常您首先看的是图片、标题、直接找到要阅读的栏目文字内容”为题,组织了四次读者意见调查。这个过程虽历经了四五年,但两市的四次调查结果仍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先阅读标题的读者占到了2/3以上,而先阅读图片者只有1/10左右。在其他一些城市的调查结果也是大同小异。

对于“读题时代”的到来,我们大可不必惊惶失措,而应该创新思维,坦然应对挑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从事编辑工作4年以来制作或改动的部分新闻标题,谈一些经验与技巧。

第一招:搞点“名堂”出来

例如:《贾校长的真本事》(年7月23日,除特别注明外,所选例子均来自《华北石油报》)

毛泽东曾经问李银桥:“你叫什么名字啊?”李银桥立正回答:“报告,我叫李银桥。”“银桥。为什么不叫金桥?”主席风趣地问。银桥答得也很风趣:“金子太贵了,我叫不起。”主席说:“你很有自知之明么!”从主人公的姓名中找到新闻的切入点,是制作标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再如《张春林:独木变成林》、《愿作春霖润心田——十处离休干部胡春田印象》、《为有暗香来——记六处计生办主任刘福香》等。

第二招:实者虚之,虚者实之

例如:《魅力四射“八连冠”——记钻三泥浆中心党支部》(年8月19日)

标题有实有虚,实题讲事,虚题讲理。讲事者虚写,可以见思想;讲理者实写,化腐朽为神奇。虚实跳跃,则相得益彰。万不可就事论事,只虚不实,或者只实不虚。制度标题时,对于实与虚有一条基本要求:在主题、眉题、副题中,至少要有一个是实题。

再如《宝石花:我们心中最美的花》,新闻内容是供应处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出门要懂规矩(主)工建培训海外施工人员(副)》。

第三招:比喻——不只是有趣

例如:《情系“后花园”》(年8月22日)

古希腊文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比喻)不能从旁人学得,所以是天才的标记。”制作标题时,适当运用比喻,为逝者讳,为老者讳,为女性讳。笔者曾用“后花园”比喻陵园,用“生命之泉”比喻女性的乳房。笔者用《青春让风烛不再飘摇》为题,来形容青年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受到管理局党委领导的表扬。

第四招:让新闻在标题中唱主角

例如:《让科级干部当众表态(副)四处纪委党风廉政建设亮新招(主)》(年9月16日)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只说“四处纪委党风廉政建设亮新招”,就会让读者不明白是什么新招,加上“让科级干部当众表态”,效果显然不同。因此,制作标题时,不要只说工作、不说新闻。这里所说的“新闻”,就是不同于别家的新事件、新做法、新经验、新思想等。

再如《卫生处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主)》、《变“年终奖励”为“即时奖励”(主)十四处奖励杠杆撬动职工积极性(副)》。

第五招:小人物要用“小题”

例如:《张永进的三个绰号》(年10月15日)

普通人物有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如果把这些“星星之火”制作成标题,与模范人物相比又显得不够突出,这时不如加以归纳。千万不要信口雌黄,夸下“带头人”、“一面旗”、“写忠诚”之类的海口。

再如:《“较真队长”马晓军》、《胡东华:同事叫他“胡二怪”》。

第六招:化用诗文,自然成趣

例如:《化为春泥护花红——记河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李大富》(年11月7日)

化用诗文,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词名句,“拿来”为我所用。诗词名句大都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无形中凸显了展示与编者的文化底蕴。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改动一词一字,或只套用原句式,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再如《怎一个“看”字了得——华丽党委“回头看”活动纪实》、《欲与天公试比“热”——采二操作员工技能竞赛剪影》。

第七招:变无形为有形

例如:《耳畔常鸣钟鼓声——采五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实》(年12月7日)

工作通讯常用的词语无外乎“树丰碑”、“铸辉煌”、“展风采”,仔细想想,“丰碑”在哪儿?“辉煌”在哪儿?“风采”又在哪儿?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与其用一些虚无缥缈、言之无物的抽象名词,不如将工作比喻成一个有形的东西。

再如《一波推动千重浪——二连分公司党委开展“党员”放心岗位活动纪实》、《少讲成绩多讲不足(眉)八处三矿站开年先泼一盆“水”(主)》。

第八招:谁当主题有讲究

例如:《一对夫妻两个“状元”(主)任小强、邱玉燕双获八处职工技能竞赛第一名(副)》(年12月12日)

任小强是谁?邱玉燕又是谁?认识的人恐怕并不多。新闻要告诉大家的,是一对夫妻双双获得比赛的第一名,因此,完全可以把将主人公的姓名、单位和赛事名称放在副题。在制作标题时,谁放在主题,应由新闻价值说了算。主人公名气过小或者放主题时过于冗长累赘时,也常将主人公放在副题。

再如:《二连分公司党委举办党务干部生产知识培训班(眉)生产知识成党务干部一翼(主)》

第九招:正反对比,相映成趣

例如:《天气凉了,校园“热”了》(年9月3日)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有大才有小,有高才有低。运用正反对比的办法,可以使大者愈大、小者愈小,高者愈高、低者愈低,化平坦为崎岖,化腐朽为神奇,从而使主题凸显出来。君若不信,就请一试。

再如《昔日站着受颠簸今天坐下听音乐(眉)莫州工区员工告别乘车难(主)》

第十招:事物各有别,拒绝“万能题”。

例如:《不熄的“火焰”——记华美供热中心司炉一队党支部》(年9月8日)

漫画上的马季矮胖、小眼睛,漫画上的陈佩斯光头、大鼻子,如果特点不突出,读者就会说画得不像。写司炉一队党支部,用“映日荷花别样红”、“为有源头活水来”显得不合适。我们制作标题,要抓住不同人物、不同行业、不同事件的特质,从共性中找出个性,不要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题”。

再如《“袖珍公司”的“袖珍经理”——走近钻研院打捞公司经理魏群涛》等。

第十一招:“别有用心”

例如:《清流淙淙沐“油娃”——华美三幼关心幼儿二三事》(年9月22日)

“清流淙淙沐油娃”7个字,其中6个字左边带有三点水,读者一看就知道作者或编者下了功夫,用了心。制作标题要动脑筋、善比较、抓灵感、放亮点,才能构思巧妙、匠心独具,切不可信手拈来。

再如《医院为自己“会诊”》、《瓜呀!果呀!送到哪里去——慰劳一线的职工们》、《后人栽树前人乘凉(主)八处“青年林”成人老人休闲好去处(副)》。

第十二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例如:《“李逵”不用栽花“黛玉”无须弄斧(眉)岔南工区党员岗位不同“标尺”有别(主)》(年10月8日)

这个标题曾获中国石油新闻奖。笔者认为,好就好在它将作古几百年、上千年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人物“请”了上来,为原本工作味很浓的新闻服务。我们在制作标题时,不要将思维囿于三五年、七八里的小圈圈里,而是要胸装历史、放眼未来,百科知识为我所用,古今人物随我调遣。当然,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践。

再如《我本俊美潘安貌,谁人拙笔画东施》、《臧翁之意不在酒》。

第十三招:多一点人情味

例如:《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华油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纪实》(年12月22日)

制作标题时,将物体或工作拟人化,带来的感染力是显而易见的。《北京×报》刊登的一则标题《十人“跳楼秀”僵了大半天》,曾经被一些网友批评为最没人性、最不人道的标题之一。读者在阅读报纸时,都怀着一种被感动、被满足的渴求。所以,在制作标题时,不能只顾轰动效应而忽视了人情味和同情心。

再如《我的搀扶您的微笑》、《“处长给我戴凉帽”》、《挥别任九站》、《〈通信之光〉六岁了》。

第十四招:能定量者不定性

例如:《党员面前无困难困难面前有党员(眉)八处受表彰职工八成是党员(主)》(年2月6日)

标题除了要反映反对什么、支持什么之外,很多时候需要用数字显示新闻性和可以量化成果、成效,这样会显得更真实、更客观,更能说明问题,不能滥用形容词和副词,自吹自擂,溢美拔高。

再如《党员司机贾大标三年挣回六十万》、《井下安全培训“六百里加急”》。

第十五招:说“人话”,不说“鬼话”

例如:《李更须这人怎么样?(主题)听二中党小组如何评价(副)》(年2月27日)

“人话”广义是指正常人说的话,狭义是指群众语言。“鬼话”指形容板着面孔的说教,云里雾里的“老爷文章”。群众语言最朴实、最生动,最有表现力,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谆谆告诫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言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运用群众语言要注意筛选,做到活泼而不喧闹、通俗而不庸俗。

再如《夸夸我那孝顺儿》、《家有考生,该干嘛干嘛去》、《钻二改革用餐制度受到职工称赞(眉)到井队吃饭自掏腰包(主)》。

第十六招:有本事整点新鲜的

例如:《八处以“典”带面照亮一片》(年3月23日)

逢年过节前,打折抽奖的红布条子铺天盖地,格外惹眼。大家对这种老掉牙的促销早已没有了热情。买一台冰箱送一个茶杯式的“买一送一”,更是被消费者骂为“上坟不烧纸,糊弄老爷子”。同样,标题中步人后尘、拾人牙慧的形容和比喻也令人心生厌倦,生造的词汇或者看似不着边际的比喻反而更让我们眼前一亮。

再如《崔sir,ok!》、《谭宏文:没长翅膀的天使》。

第十七招:大气而不霸气

例如:《贴心服务,永不落幕的发展大戏——医疗中心推行人性化服务纪略》(年4月22日)

在讴歌重要节日、重大典型、重点工程,展现大发展、大场面、大制作时,不妨使用一些热情豪放、雄浑磅礴的词句,为文章增添气势。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把霸气当成大气。标题的霸气是指目中无人、盲目虚夸。

再如《为“七一”放歌》、《奉献:一首壮美的抒情诗》。

第十八招:少点空话,多些信息

例如:《机关帮忙工作赶凉渴了送汤(眉)十三处一站三招降伏“热老虎”(主)》(年7月6日)

这是一幅照片的标题,也是它的说明词,曾获中国石油新闻奖。题中一句话传递一个信息。相比之下,《××公司加强基层建设》、《×处党委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之类的标题,只是说明新闻的类别,而没有可供借鉴的信息。我们制作标题时,应惜墨如金,拒绝使用空话、套话、口号,而要将有价值的信息奉献给读者。

又如《新课改带来新变化(主)最显著的变化: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得到的不再是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蔑视,而是热情的鼓励和与真诚的帮助(副)》。

第十九招:来点悬念

例如:《成立8年来,综合八处二矿站先后接待过三位部级领导,获得过44面锦旗和牌匾,但会议室里永远只挂着最新获得的那一面。他们——(引)缘何只挂一面旗》(年10月25日)

设置悬念决不是兜圈子、卖关子、绕弯子,而是为了吊起读者的胃口,刺激读者尽快读下去。消息标题设置悬念,注意行文时要符合“倒金字塔”结构,在副题或者导语和通讯的小标题中揭开谜底。

再如《十一处社区服务站小车班爆出新鲜事儿——(眉)多干一分钟罚你一元钱(主)》、《制作一个垫子需要多长时间(主)高级技师乔宏林说:以前需要5分钟,用我的模具1秒钟足够了(副)》。

第二十招:不露声色,亮明观点

例如:《恢复“三八”节的本来面目》(年3月8日)

标题中常用形容词来定性,用副词来定量,这种方式显得生硬呆板。在言论标题中,“要”、“莫”之类的词,显得生硬霸道,很容易让人反感;在舆论监督报道的标题中,“好”和“坏”未免有失客观,甚至招来一场新闻官司。最高明、最稳妥的方法是,尽可能使用名词、动词、数量词之类的实词,不显山、不露水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再如《人车争道几时休——东风小学门口交通扫描》。

第二十一招:合辙押韵惹人爱

例如:《培训权下发,小课堂吃香》(年5月16日)

上下句末尾一个字落音一致或相近,念起来顺嘴,即押韵。《三字经》、《千字文》合辙押韵,可以帮助记忆;诗歌、戏曲合辙押韵,易于吟唱,便于流传。标题合辙押韵,读起来有节有律,朗朗上口,使本来平平的标题陡然变得可爱起来。

再如《警示灯失明过路人心惊(主)提请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副)》、《员工过新年党员保生产》、《井场规范难坏考官》

第二十二招:让标题“动”起来

例如:《人性化服务让借口走开》(年10月20日)

借口会“走”吗?没有脚,当然自己不会走。鲁迅在小说《药》中有句话:“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只用了4个动词,“康大叔”的艺术形象立马鲜活了起来。无动不成题。我们制作标题,也要善于使用动词,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把读者的阅读兴趣吊起来。

再如《供应处一站“五比”竞赛牵起效益曲线》、《十处党委测评科级干部和基层领导班子(眉)且慢!先说你打勾的理由(主)》、《流动摊贩占道进出校门受阻(主)事发地点供应学校摊贩数量仍在增加(副)》。

第二十三招:“规定动作”要出新

例如:《七年实践,经验弥足珍贵》、《七年奋斗,成就来之不易》、《牢记使命,我们重任在肩》、《继往开来,我们责无旁贷》(年12月26日)

这个标题是笔者为管理局第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制作的标题。党代会是全局干部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当然是“规定动作”,容不得油腔滑调。作者编辑,笔者制作标题时,没有照搬领导讲话,而是用跳跃的笔法,将报告分为回顾和展望两大块加以解读,使原本严肃的“规定动作”具有了亲和力。制作这类标题时,一定要抓住领导讲话或会议文件的中心思想。

在解读管理局局长单祥国在局七届三次职代会暨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时,笔者制作的标题为《新目标,开启’07新征途》、《新数据,折射’06新成就》、《五大亮点,见证别样’06》、《八项工作,打造精彩’07》。

第二十四招:紧跟形势,不拒“流行”

例如:《采油三厂组织观摩活动,推广综合开发大队高级技师孙永田研制的专用工具,让——(眉)技术蓝领“秀”创新(主)》(年1月16日)

新闻贵在“新”,指的不仅仅是内容新、思想新,还包括切入角度新、表现手法新。如果尽是陈词滥调,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将社会上流行的词汇拿来,为标题增色。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不久,一些报纸的标题为《××公司打造基层建设“黄金甲”》、《满城全是圣诞树》,读来新鲜、亲切,不落俗套。使用流行词要注意时机,既不能盲目跟风,又不能拾人牙慧,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要用得适得其所、恰到好处。

再如:四川石油报的《打造基层建设黄金甲》

第二十五招:反客为主,乾坤挪移

例如:《学习型党支部成井下发展领头雁》(年2月9日)

标题常用的结构为:“施事者+动作+受事者”。这种格式本身没有错,但看多了就觉得不新鲜。如果改用倒装句,或者状语前置,就会让人耳目一新。实际操作中,应以正常语序为主,偶然使用改变一下句式,多则过滥,效果适得其反。

再如《同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眉)“爱心互助社”亮相阿南作业区(主)》。

在现代人心目中,最稀缺、最在意的不是黄金白银、青山绿水,而是一分一秒、白驹过隙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把新闻的标题制作得更准确,即准确概括和评价新闻内容,避免词不达义甚至因词害义;更鲜明,即在标题中亮明作者的观点,使读者在阅读时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作者的观点,从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更简洁,即按照不同报纸规定标题字数,在能够完整表述新闻内容的情况下,能省则省,惜墨如金;更生动,即运用文学手段,通过比喻、借代、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更通俗,即雅俗共赏,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生动而选用晦涩难懂的词汇,或者随意运用没有约定俗成的、不为广大读者所熟知或者容易发生歧义的简称。

(连载于《新闻纵横》年第二期、第三期。春节前得到消息,该文获年华北石油优秀新闻理论文评选三等奖,一等奖空缺)

冀者伊川

赞赏

长按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法国敏白灵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w/96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