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连平表示,中国因为防控措施得力,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好转,对年中国经济运行没有乐观的理由,但也不应该悲观。而随着第二季度消费需求的回升、基建等投资项目的开工复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在今年下半年应该就可以看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

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目前欧美仍处高发状态,中国虽然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但经济难以独善其身,随着今年一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回落,国家出台的稳经济政策正在不断加码,尤其是财政政策变得更加积极,而货币政策也在同步配合,各界对于全年中国经济表现仍表示乐观。就在4月20日,央行下调一年期和五年期的LPR利率,这也是自去年8月之后利率改革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一次“大动作”,这次降息对于接下来经济影响几何?4月23日,记者专访了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交通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连平表示,中国因为防控措施得力,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好转,对年中国经济运行没有乐观的理由,但也不应该悲观。而随着第二季度消费需求的回升、基建等投资项目的开工复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效应在今年下半年应该就可以看到。记者:新冠疫情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预计将持续到什么时候?国内各行业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全面复工复产?连平:疫情影响是全球性的,短期内可能会持续存在。而中国因为防控措施得力,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好转。对年中国经济运行没有乐观的理由,但也不应该悲观。随着全面复工复产以及一系列由于疫情出台的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落地,企业的生产将进一步恢复。疫情得到控制后的消费也有望逐步回复正常水平,既有利于推动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回暖,也会推动汽车制造业等相关消费制造业工业生产的恢复。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政策的出台,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将有利于拉动基建相关制造业的加快生产。不过,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或将抑制需求端的同步增长,二季度产品去库存或存在一定压力。因此,二季度工业增速将有限回升。随着被疫情压制的消费需求将在二季度明显释放,预计二季度消费将逐步回升。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回补措施,也将对二季度社零增速产生提振。记者:在国内经济下滑压力大增的背景下,财政与货币政策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改变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改变对于经济的正面影响何时出现?连平:中央对民生问题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x/109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