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院系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年7月。学院前身是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成立于年。年,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 依托英语学院雄厚的师资和广泛的影响力,新闻学院采用英语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有机融合的非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当今社会紧缺的跨文化国际新闻传播高端人才,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坚实的专业功底、较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精神气质。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的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视野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均获得国内名牌大学或国外一流大学的博士、硕士学位,先后在国外高等学府访问和深造,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讲授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学院还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媒体专家和记者担任兼课教师或客座教授,其中有两名新华社资深记者长期在我院任教。 为了确保教学适应传媒业不断变化的需要,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主要成员包括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专家和领导。他们为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科发展、师资建设、学生实习和就业选择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并定期为学院学生举办新闻与传媒领域的前沿讲座。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国家亟需的复语型、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与传播研究人才。专业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为根本目标,学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备较高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2、招生数据 2.1专业目录 北京外国语大学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新闻与传播 考试科目: ①政治 ②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选一)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备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包含部分英语答题。 2.2考试参考书 1、方汉奇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2、陈力丹编:《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年。 3、彭兰编:《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年。 4、陈绚编:《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年。 5、董璐编:《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年。 6、李韧编:《国际新闻报道双语教程》(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5年。 2.3复试分数线 总分: 单科(=):52 单科():78 3、经验分享 (1)英语 英语大多数考生的心头痛,大多数考生就卡到了这里,国家线没到,专业课考的再好也没用,我就是个血的例子,所以特别强调广大研友,重视英语,3-4月份就该开始背单词了,同时,报班也是必要的,让自己能少走一些弯路,而且每天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计划,我当时报的独峰考研的课程,感觉老师很负责。单词每天都要背,一天不能落下,不能眼高手低,至于真题,这是必须的,至少要做5遍,摸透每个单词,每句话的意思,系统地掌握语法,都知道,考研单词有些看上去都认识,其实有好些别的意思,不可马虎大意,还有作文,自己准备几个模版,个人品质的,社会现象的,这都是必须的,不要去背膜不安全,千篇一律,作文分更是上不去,自己要有几个你自己喜欢且有文采的句子,给老师在无数卷子中眼前一亮,现在英语作文阅卷是好几个人一起阅,就是复阅,你的句子即使上一个老师没注意到,下个老师也会看到,所以如果你不会写也别胡写,老老实实也简单的也比胡写的分高,翻译长难句只能是平时多锻炼了,考研那题的分基本上折合后也是两三分,总之,这科要慎重! (2)政治 政治的复习不宜过早,暑假期间我报了独峰考研的假期班,一是为了打基础,二是为了能让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没事翻翻精讲精练,做做0题,建议第一遍用铅笔做。等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后,精讲精练就不用看了,仔细研读大纲,建议看一章,做一章0题,加深印象,不然看过基本就忘了。做题的时候那些常出的知识点,可以试着记忆,作为政治大题的储备。我在11月份还上了独峰的政治冲刺班,主要是学习一些答题技巧,框定一些背诵内容。总的来说,政治就是要多做题 (3)专业课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首先,对于像我这样从未接触过正规新闻写作的同学来说蓝皮书是一本很棒的入门类书,你需要先通过蓝皮书对新闻的基本结构、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编译新闻的基本理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大三下开始准备考研后我最先看了蓝皮书,在看蓝皮书的同时每晚都在浏览ChinaDaily和新华网的双语新闻。作为一个本科翻译的学生,告诉大家一个英语界普遍的真理:足够的输入才能带来好的输出!所以在浏览新闻的过程中可以先看结构,看看人家的新闻是怎么选择素材、怎么排列素材、导语究竟要怎么写,之后看语言,总结自己今后编译新闻可能会用到的表达和词汇。建议大家可以用到一个学翻译的人都会用的技巧,建立平行文本,所谓平行文本就是中英文对照文本,通过对照文本学习人家是怎样说明一个问题一句话的,自己以后可以模仿。敲黑板:总结了词汇和表达是要看要背的,不是说你总结了放在那里就没事了,不背不记怎么可能变成你自己的。 蓝皮书看完之后就可以看刘其中的《英汉新闻编译》和《汉英新闻编译》了,之前看到很多人说这两本书有点难。好吧,的确有点难,而且材料很老,因为是教科书的原因书中很多东西抠得特别细,其实在真正编译新闻的过程中不用做到那么细。但这两本书还是有他的价值的,我当时没管难不难这些问题,就是一页一页地看,书中的每一篇练习我都认认真真地做了,不会的表达我也全部总结记下了,然后,当你做完这一切,就会突然发现ChinaDaily和新华网上的那些新闻都莫名其妙地变简单了。进阶阶段除了刘其中的两本书,新闻浏览不能停,整个考研过程中都不能停止看新闻,想学新闻却不看新闻,说得过去吗。如果有时间,建议大家多看看经济学人,我一直觉得经济学人是语言的艺术品。 有了前面的底子,就只剩下练练练了。最简单的方法,在你浏览双语新闻的过程中留心一些你认为自己可以驾驭得了的新闻,然后就开始编译吧。翻译过后找来Chinadaily和新华网人家编出来的版本对照一下,不断总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练着练着你就会发现,新闻编译是有套路可寻的,而且套路很明显,尤其是政治类的新闻,其实最好编。我在这个阶段基本上一周只编译两三篇,花了更多的时间在总结和积累上。这个阶段可以看看三级笔译的练习,三笔不是很难,而且里面的翻译材料是分门别类列好的,不用一整篇翻译,你可以从一篇文章里选一两段翻译一下,做做里面的句子翻译。三笔就是一个辅助工具,让你保持手感。 Practicemakesperfect!人尽皆知的道理。最后一两个月我基本一天一篇编译或翻译。与此同时,我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翻看我之前编译新闻的总结和心得。因为北外每年出题都会出幺蛾子,所以可以花点时间看看除了编译以外这些零零散散的部分。 另外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跟班看看,毕竟找个老师带着复习肯定是最好的,班我推荐之前提到的考研公*众号:“考研翘楚”上的独峰考研,毕竟跟班可以避免走弯路,提高效率。尤其是那边的辅导十分专业,在专业课方面会通过你的自身情况给你安排一位专业的辅导老师,独峰的老师会根据你得情况为你安排一份最适合你的复习规划,让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什么,跟着节奏一步步来,这样可以让不那么慌乱。公共课方面直接是独峰那边特色的学管老师团队为你提供答疑,全力助力你考研复习,所以推荐给大家。 其实我初试专业课一的成绩不算高,我当时看到成绩还很失望。我觉得可能是第一题导语改错和采访提纲扣分比较多。也许因为我平时对自己太宽容了哈哈,导致我看到导语改错那道题觉得人家没问题啊,写的还行啊,我是做完了整张卷子才做的第一题,因为不会写,可能那道题没分了吧。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大三下开始看书,当时就只是帮那些书都当成课外书一样看,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点就勾画一下,大三下一整个学期我把所有专业课二要用到的书都看了一遍,因为之前也没系统学习过新闻知识,看的过程中觉得很有意思。还订阅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