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道师ID:dingdaoshi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和企业研究。

非常时期,非常媒体担当!

   年4月,新浪新闻联合新华网、湖北电视台推出《我想说:谢谢你》公益画册。画册中,选取了一组组奔赴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照片以及大v、明星们的致谢文字。   几乎在同时,新浪新闻App用户向医护人员、抗疫一线工作者们发出的暖心致谢评论,出现在了武汉、北京的地铁楼宇中。   我反复的把网友们的评论看了几次,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医护人物故事早已经熟悉,但一次次看来依然饱含热泪。是啊,正如一位新浪网友“古风的那些事儿”所言“本是凡夫俗子,披上白衣化身天使,历经苦难拯救人间疾苦。感谢您的守护,愿山河无恙,世间皆安。”   感慨过后,我们也不得不再一次为新浪新闻致敬,感慨新浪新闻联合权威媒体扮演信息把关人的媒体责任担当。   今年疫情爆发以来,各种新媒体、外媒、自媒体小号针对疫情做了各种报道,让网友看的眼花缭乱,其中有很多非客观的报道,也曾一度引发争议,甚至出现了一批自媒体账号为了获得   我也是从业十几年的媒体人,在我看来,新浪网友的各种客观、暖心的评论能够“出街”,很大原因就在于在过去的两三个月中,新浪新闻联合一众主流媒体伙伴,做了大量“抗肺炎”的实时报道和专题呈现,得以获得用户(网友)的信任,网友也愿意积极的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观点。   网友的“用脚投票”,体现在了数据上。据QuestMobile数据报告显示,新浪新闻App春节假期DAU增长迅猛,峰值达到万,春节假期比节前增长万,增量位居全网第六、行业第一。   新浪新闻谢谢你“出街”背后构建全方位的立体报道体系   一切的态势都在表明,新浪新闻在抗疫的不同节点和环节的报道中,都采用了全方位的立体模型,并且联手各方,呈现给了我们的广大读者。   那么,新浪新闻构建的全方位报道体系,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权威综合报道+多元专题报道全景呈现。   新浪新闻的综合权威报道特性,早已经在过去的大事报道中检验多次,这里笔者无需过多解读。   我重点谈谈多元的专题报道模式,在这次疫情期间,基于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看看新闻、浙江卫视、扬子晚报等权威媒体的深度合作,新浪新闻App推出了多元形态的抗击疫情的精品栏目和专题,包括《对焦Focus》、《医生有话说》、《防疫科普》、《甄别谣言》等等。   这些专题意义和价值很大,比如新浪新闻App联合经济日报客户端特别打造“复产复工进行时”专题,将合作伙伴的经济报道优势接入平台的疫情资讯专区,双方的这种合力为复工复产的深入宣传和精准服务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②新闻+工具+服务组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浪新闻在这次疫情报道中的表现早已经超越了报道本身,进阶成为了新闻+工具+服务的综合抗疫体系。比如新浪新闻推出的捉谣记、患者求助专区、疫情地图、同行查询工具等等,都在说明新浪新闻自身也在不断的加速迭代,通过多方位升级,来提升新闻大事的报道服务能力。   这些能力的数据正在不间断的呈现出来。聚合后的“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题及上述精品栏目,每日为用户提供至少超过1.2亿次服务。还有广受各方   ③报道形式创新,多种媒体形态覆盖全网用户。   从图文报道、3G手机报道、4G视频直播时代走来的新浪新闻,不断的创新报道形式,覆盖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在这次疫情期间音频连线、短视频、直播、门户、APP、手机新浪网、微博等等五花八门的互动报道形式,又一次给了当前的新媒体报道提供了一个范本。   以最近流行的短视频为例,新浪新闻App连同合作伙伴,通过短视频这一丰富的呈现互动媒介,丰富了抗疫和战疫视角,让网友对防疫工作、前线工作者有更加深入、正确的了解,增强抗击肺炎的信心,也纵深了“抗肺炎”频道的新闻影响力。   新浪新闻搭台各方参与唱响抗疫复苏“大戏”   作为一家时刻践行媒体责任和担当的平台,新浪新闻对抗击疫情的报道可谓举全平台之力。据悉,疫情爆发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新浪新闻每天发布的疫情信息超过条,日均服务用户达到万,相关信息累计被用户阅读超过45亿次。   透过过去三个月来新浪新闻联合其他媒体推出的一系列专题和活动,可以看得出来抗击疫情报道不仅仅是一家平台的责任,也是其他媒体以及其他行业可以参与其中的工作。   在这其中,新浪新闻同时起到了一个“搭台”的价值,让各方参与,共同唱响了抗击疫情与经济复苏的大戏。   比如,新浪新闻App在2月底与vivo手机开展合作,将新浪新闻的疫情动态相关内容、数据接入vivo手机智慧桌面。这样一方提供渠道,一方提供内容,通过双方的合作,得以为用户提供7×24小时的疫情报道服务,方便民众实时了解疫情动态、正确认知疫情、提高防疫警惕性。   这种合作在疫情期间不是个例,新浪新闻先后跨界合作了包括北京公交、民生银行、中国移动在内的几十家伙伴。我们千万别小看这种合作,通过这种跨界合作,让原本不是新浪新闻的用户,也能间接的享受到新浪新闻提供的服务,得以更迅速、更便捷的了解到第一手的疫情防控信息、复工复产资讯,以及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查询。   还有一方面的“唱戏”者就是网友,网友们也成为了内容和信息的贡献者,完善了新浪新闻的抗疫报道服务体系。   比如,“捉谣记”推出后,网友纷纷通过微博私信向捉谣记微博提供线索及辟谣意见,初步统计,日均线索及意见达到30条以上。在权威机构以及用户的积极参与下,新浪新闻联合“捉谣记”团队,制作了7×24小时辟谣专题“新冠肺炎辟谣信息播报”,其中《1月十大网络谣言榜出炉了这次盘点有点特殊》阅读数达到万。   非常时期非常之功为什么依然是新浪新闻?   这段时期,我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个观点“在非常时期,用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得非常之功。”   在一次次的非常时期中,新浪新闻得到了非常之功:用户量大增,社会和行业美誉度提升,公众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那么,为什么“享受非常之功”的依然是新浪新闻?在我看来,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平台价值观。新浪新闻是一家有媒体价值观的平台,秉承大浪逐新,践行“与时代同行”的价值理念和媒体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新浪新闻第一时间调动平台资源,推出一系列报道和专题,并且践行企业责任。   早在疫情爆发初期,新浪就投入1亿元资金设立抗击肺炎专项基金,新浪还通过微博等平台,带动更多的网友参与到爱心抗疫中来。   从年到现在,我作为新浪新闻早期用户,一次次见证了这家中国主流媒体平台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作为”,从奥运会报道到全景春运呈现,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到全面决胜小康,新浪新闻每一次在重特大报道上,都体现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和综合的特色报道,并且都通过多种体系化的媒体传播能力,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与世界共鸣共振。   第二是平台能力。俗话说“心要热,头要冷”,仅仅有媒体情怀以及企业爱心和责任还不够,更有践行这种责任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新浪新闻不仅仅有媒体价值观,更有实现这种价值的平台能力,那么新浪新闻的平台能力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新浪新闻的产品序列,就是新浪新闻的AI等技术能力,就是新浪新闻构建的综合报道机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大型新闻事件。   以AI分发能力为例,早已经成为新浪新闻的标配能力,如基于兴趣分发的推荐频道、实时滚动播报热点新闻和重大新闻的要闻频道、满足用户深度阅读需求的发现频道等等,都是这一体现。   PS:本文作者丁道师,现已在蜻蜓FM开通《丁道师杂谈》频道,欢迎大家点击原文链接,收听音频版的内容。丁道师

年首次提出“自由媒体人”概念,随后简称为自媒体,影响至今。

年,丁道师加盟速途网络,先后担任速途专栏主编,速途执行总编辑兼速途研究院院长等职。

年丁道师作为自媒体代表,牵头起草《中国自媒体的自律规范》,并在网信办座谈会上分享,引发广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x/11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