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京城传统媒体,几乎遭遇了一场“大地震”。 10月17日凌晨,微博上开始流传《京华时报》和《新京报》要停刊的消息,网传前者工作人员将并入北京晨报,后者工作人员则将并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风口浪尖上的两家媒体,此时的一举一动都很值得玩味。 《京华时报》在16日深夜发微博称“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 这条简单无奇的微博,平时看就像《人民日报》官微“你好明天”那样例行公事的鸡汤,结合今时今日的局面看来却大有深意。 《新京报》官方微博则发布了辟谣消息:网传“新京报将并入北京日报集团”,绝无此事! 但据钛媒体报道,有接近新京报高层人士透露,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已向组织提出辞呈,目前正在走离职程序。据传戴自更有意去创业。 有媒体用了个很微妙的题目报道此事:《新京报单方面宣布:未并入北京日报集团,绝无此事!》 请注意其中最赞的三个字,“单方面”,措辞严谨,又传递出很大的信息量。 其实如果有心,会发现这几年纸媒的关停已经接二连三。远的不说,近的有: ◆年1月1日,上海《新闻晚报》正式休刊(我的朋友谢小嘤曾就职于这家媒体多年,她当时还不无感伤地发微博表达了留恋和不舍); ◆年年初,许多人心目中堪称“腔调”与“型格”代表的《外滩画报》停刊,另一位平素与我交好的大姐曾是外滩高层,临近退休之年的她开始不得不重新思考“创业”的问题; ◆今年8月《东方早报》结局尘埃落定——将于年1月1日停刊; …… 就在上周,我和几位朋友讨论到纸媒纷纷关张的局面,那时我还说:“上海是淘汰纸媒的先锋区,北京的情况跟上海太不一样了,有很多东西受政策的影响,几大纸媒(日报、晚报、北青、晨报、京华、新京报、法晚)即使活得不好,也未见得会直接关停。”没想到这个预测这么快就被“啪啪”打脸了。 “京华”已成烟云,新京报也可能载入历史。朋友圈中,仍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朋友一片哀叹,怀念那些逝去了的“黄金时代”;已经先一步从传统媒体出走的朋友半是感慨半是清醒:“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新媒体从业者集体欢呼:“纸媒已死,阅读习惯基本完成了从报纸杂志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 而我,则特别注意到了一个特定群体的声音——他们是各大高校新闻传媒专业的学子们,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们。 在这个变革太快的时代,他们迷茫有之,惶恐有之,讶异有之,太多的人不禁要问: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 拿不到北京户口,你连在这里开滴滴的资格都没有!燕子是“麻范儿”团队的运营负责人,明年夏天她即将硕士毕业踏入职场。我很关心燕子的求职事宜,就这个话题跟她交流过很多次。虽然已经在新媒体运营领域颇有经验和心得,但眼下燕子仍是把“找一个有户口的传统媒体”作为求职的首选,同时也在复习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这个选择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从我毕业工作的年到燕子走入职场的年,虽然已经过去了8年,虽然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虽然各种各样的创富神话每天都在发生,虽然BAT和层出不穷的App、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