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题图) 从神童到热血青年“一页书,大概读上十多分钟,整页整页的书就会印在脑子里。考试时,只要是书本上出现过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抄答案一样。”自小记忆力过人的喻国明笑称自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读小学时,“文革”开始,他中学时学工学农学商学军,站过柜台、卖过肉、开过手扶拖拉机、当过修理工、测绘过农村水利地图,高中毕业后还到东北当了三年通讯兵。年恢复高考前夕,喻国明从部队复员回家备考。当校长将满腮胡须、一脸沧桑的喻国明领进母校的高三年级课堂时,对大家介绍说:“你们现在不认识他,过半个月就会认识他了!”果然,半个多月后海淀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喻国明不仅名列年级文科考生第一,而且比第二名的总分高出一百多分。高考时,他如愿以偿地以北京市文科前五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QA记者:喻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据说您很小便学会下象棋,经常帮人支招还屡屡赢棋,被人称为“神童”,能否给我们讲讲这段有趣的经历? 喻院长:我大概是从四、五岁便开始下象棋,到六、七岁上小学前后下象棋的水平已远超同龄人。其实这也是偶然,我小时候生性顽皮,姐姐为了治我,约定说:如果每天能认十个字,就会给奖励。小孩子其实一旦开始认字就会安静下来。我轻松便能完成认十个字的任务,而且记住了就不会忘记,天长日久,上千个常用字便都认识了,所以,后来上学时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字对我来说都没有困难。 那时偶然的机会读到一本棋谱,便很有兴趣,知道了开局、中盘、残局的种种定式,一来二去便对象棋的下法有了了解,常常能走一步看未来的五步八步甚至十步以上的结局。年纪小,不懂“观棋不语”,有时看别人下棋就会支招。成人有时会很不耐烦,觉得你一小孩懂什么?但后来发现这小孩支的招基本都对,有的成人不服说“你行你来下”,当时也不懂谦让,心里想“下就下呗”,就大胆地坐下来跟人下,还常常赢,后来大家就称赞说“这小孩是个神童”。如今回头看,不过是比别人早认识了字,多看了一些书,比一般人的棋艺水平要好一些。因为一般人下棋只看到往后的两步或三步,但你要是能看五步、八步甚至十步,你赢的胜算就一定比别人大,所以这也没有特别神奇之处。 记者:您读小学时开始“文革”,中学到考大学之前这段时间内有哪些难忘的经历?这段经历有没有对您产生怎样的影响? 喻院长:文革期间,小学五年级就要开展“三夏、三秋”劳动,在农村地区的老乡家里帮着割麦子,打捆运车,甚至插水稻等,那时候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体验过,内在的感受是很深刻的。 中学期间去“学商”(不是学习商业,而是帮助商场售货、站柜台),到五道口副食商店的大肉组劳动,那时恰逢元旦前夕,买肉的柜台前顾客特别多,有些商场职工文化程度相对低一点,算账比较慢,就影响买肉的速度,因此我做了一个从一两到十斤的“速算表”,按照腔骨、排骨、大肉等不同品类进行分类,这样师傅们按照一览表交叉一看便知道对应的价格,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后来当兵回来,年我到五道口商场去看,卖肉柜台还在用那个表,这也算我给他们做的一个小小的技术贡献吧。 其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经历耽误了一些文化课的学习,扰乱了人的知识养成过程。这段过程没有系统的程序,一会要求你去学工学农、一会要求去学商、一会又去军训。从科学文化知识的角度来说,虽然学到的东西不多,但是我们的阅历相对丰富了,了解到这个社会是如何运转的,客观上丰富了我们对社会的理解,不会显得过于书生气和轻飘飘,因此这样的经历对于做社会科学研究来说相对好一些,但对自然科学研究就会造成一些中断。因为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一以贯之和持续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里最好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