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190828/7422870.html

《幼教》与您每晚20:00不见不散

寓教于乐生活育儿,《幼教》天天陪伴您

Q1

教育部强调儿童入托入学须查验预防接种证

为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加强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传染病防控,教育部近日联合卫生健康委印发《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强调儿童入托、入学须查验预防接种证。

  查验办法明确,现阶段全国所有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小学均应当开展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对象为所有新入托、入学、转学、插班儿童。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时,须查验预防接种完成情况评估结果,并督促需要补种疫苗的儿童监护人及时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须在新生开学后或儿童转学、插班30日内完成。

Q2

齐抓共管防控青少年儿童肥胖

01

防控形势刻不容缓

年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近年来主要大城市0到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约为7.3%。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小胖墩”现象日益普遍,提醒我们防控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儿童期肥胖不但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降低运动和学习能力,还会增加成年后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负担。抓住时机、采取行动,不仅能遏制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快速发展,还有助于成年人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控。

  科学制定青少年儿童肥胖防控策略,要将增强儿童体质纳入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全过程,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学校要办好营养与健康课,保证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时间;家长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媒体、学术机构等也应主动积极参与,营造支持性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

02

对症下药是关键

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发生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营养摄入、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是重要因素。

  当下,青少年儿童膳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日常所需。从生活方式来看,现在不少青少年缺乏运动,看电视和玩手机取代了体力锻炼,降低了身体代谢率。此外,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缩短也助长肥胖发生。

  透过肥胖成因可以看到,行为和环境因素是防治重点。在学校层面,可以从加强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营养教育和改善校餐质量上入手。在家长层面,要鼓励孩子多运动、减少花在屏幕前的时间。定期体检,才能及早发现超重肥胖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03

强化健康管理

超重肥胖已成为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正因如此,有必要将青少年儿童肥胖纳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采取针对性举措。

  具体来说,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防控策略,提出个性化和全方位的青少年儿童健康管理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健康管理专家作用,与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良性互动是关键。比如营养师对饮食进行指导,给出改进建议;体适能教练对运动进行指导,提供适合青少年儿童的运动方式;全科医生负责对随访儿童进行数据记录并对比前后差异,与家长沟通协助找出肥胖原因,改进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等等。

  青少年儿童健康管理最终目的是改善和促进青少年儿童整体健康。只有在青少年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强化健康理念、健康习惯,才能守护好祖国花朵的未来。

  中华健康管理博士联盟副秘书长、主任医师

Q3

禁止售卖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停止销售31批次假冒化妆品的通告(年第5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停止销售

31批次假冒化妆品的通告

(年第5号)

针对年化妆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核实,标示名称为天芝艾祛痘霜等4批次祛痘/抗粉刺类产品,标示名称为里海传说美白祛斑修护套等4批次祛斑/美白类产品,标示名称为诺必行婴宝护肤霜1批次婴幼儿护肤类产品,标示名称为康婴健婴儿松花珍珠爽身粉(四维营养)1批次爽身粉类产品,标示名称为捷丽海藻王面膜1批次面膜类产品,标示名称为娇悦水感透亮防晒乳SPF30PA+++1批次防晒类产品,标示名称为浩瀚烫发液等2批次烫发/脱毛类产品,标示名称为英涛染发膏(棕色)等17批次染发类产品为假冒产品(见附件)。

为保障公众用妆安全,净化化妆品市场环境,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上述假冒化妆品,深查深究其进货渠道,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各级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大对《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宣贯力度,督促化妆品经营者认真履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各项义务,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禁止经营未经注册或者未备案的化妆品。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教育局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zx/131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