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期货教育。年是期货教育30周年,为推动期货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期货产教融合联盟成立大会暨期货教育30年发展论坛近日于北京举办。 众所周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期货与证券行业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期货产业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想要不断增强期货行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就需要源源不断地“高精尖”期货行业人才的支持。 据小编所知,北京物资学院被业界誉为期货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在领域内极负盛名。“黄埔军校”四字的分量,相信大家都知晓一二,北京物资学院在期货行业内能获得如此赞誉,足以说明该校期货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 年,北京物资学院引进路透社期货实时报价系统“物通期货交易所” 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内迫切需要大量期货与证券专业人才,北京物资学院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教授、学者提前认识到国家发展需求,看清行业发展趋势,于年创办了国内高校首个期货本科专业,并于年与路透合作创办了首个较高水平的高校期货模拟交易实验室,填补了国内期货专业高等教育空白。 后顺应市场需求,增设证券类课程,发展为如今的金融学(期货与证券方向)专业。目前,金融学(期货与证券实验班)已形成了以期货方向为龙头、证券与供应链金融为特色的厚基础、宽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的优势专业。且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一流的资源和雄厚底蕴和一整套完整的期货人才培养方案,是志愿专业的“不二之选”。 同时,该校还借助与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等机构的合作,与企业采用专家“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并联合设立“定制化、实战型、国际化期货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实习实训通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北京物资学院该专业的校企合作优势也凸显了出来。 近30年来,北京物资学院该专业已培养了数千名人才,他们遍布大江南北,有些已成为我国期货、证券、商贸业界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在期货业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物产中大金属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胜喜、华德科创集团副总裁姚广、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冬青…… 因为这些杰出人才在行业内树立了非常好的口碑,导致企业非常青睐该校毕业生,这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名人效应”“名校效应”。 在上述几大优势的加持下,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居于高位稳定状态,每年都有35%的毕业生直接进入汇丰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各大商业银行;有20%的毕业生进入证券、期货、基金行业;有15%的毕业生进入流通、外贸类企业,且享有优厚待遇。 当下,期货行业依旧是我国金融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期货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新时代“精尖”人才,而这对于考生来说,不外乎是一个实现未来梦想的的好机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zx/169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