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全文共字,阅读约需13分钟 关键词:北大人疫情治理 编者按 自诞生之日起,北京大学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战争时期如此,和平时期如此,灾难面前也是如此。百廿年来,无数北大人薪火相传,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国家疫情治理中。今天,我们选取了历史长河中的五个节点,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刻,与你一起重温中华民族疫情治理的点滴瞬间。这些缩影,记录了北大的光荣往事和北大人永恒的家国情怀。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凭借其耐心、意志、勇气和智慧,能够战胜阻碍其前进的一切挑战!01 “国士无双”伍连德 年10月末,清王朝进入了最后一个冬天,一场百年不遇的鼠疫从西伯利亚肆虐而至。这场鼠疫在四个月内波及中国五省六市,死亡人数高达6万余人,王朝末日之颓丧更加深了鼠疫之惨烈,彼时的东北已是人间炼狱。 由于当时东北已在日、俄两国势力范围内。日俄两国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由,要求派军主持当地防疫事宜。关键时刻,华人第一位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挺身而出,历史的使命就这样压到了这位刚过而立的青年人身上。作为医学博士的伍连德很清楚鼠疫的凶险,但他更明白若任由疫情发展,中国将变成第二个黑死病下的欧洲。出于国土主权的危机感和医者的职业道德,他必须迎难而上。 青年伍连德率领由医生、军警、杂工组成的“二流队伍”,在今人无从想象的艰难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医学才能和领导艺术,一方面与日俄斡旋,另一方面采取了富有成效的系列措施:加强检疫,隔离疫区,控制交通,灭杀病源,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医院收治患者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家科学防疫行动,当年的经验几经改进绵延至今,依然出现在现代中国疫情治理的诸多场景中。 伍连德(前排左三)与抗击瘟疫组成员 图片来源网络 肆虐欧洲4个世纪的鼠疫在伍连德到达东北67天后就被控制并扑灭了。鼠疫过后,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中国建设了第医院——医院(医院)。年,因在鼠疫的流行病研究和预防控制上的巨大贡献,伍连德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 民国时期的医院(医院) 图片来源: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