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表 机构投资者 主要问题: 1.付费用户转化率预期全年目标? 金山文档目前以免费模式的策略,在市场上找纯对标企业还是比较难,我们和主要竞争对手、其他视频网站或音乐类产品商业模式还是不太一样,且办公软件还是比较刚需,用户也比较广泛。重点还是去挖掘用户是否有付费功能的需求,而我们可以看到云端的服务促使用户付费转化是最高的,粘性也是最好的。WPS产品还是比较专精,各个端的覆盖也比较全面,要找到对标产品还是比较难的,而我们最终目标都是希望所有用户都转化为付费用户。 2.基础功能还是免费的,产品收费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我们的策略就是免费,所以连盗版产品都没有,云服务只提供免费用户1G的容量,云用户的使用一直保持指数级的增长,功能点的增长每年也都会去挖掘,而外部也有合作的投资,像是processon也整合到我们的产品里,和我们有战略协同也会考虑以投资的方式合作,并非所有产品的功能开发都由WPS自己做。 3.海外用户增长情况? 海外用户的增长速度比我们整体用户增速更快一些,海外增长较快的原因有我们智能手机预装的出海,而微软前期预装是要收费的,我们前期预装是免费的。另外就是自身产品导致的用户增长,因为我们移动端产品在年就推出,比微软更早些,在应用排行榜上我们始终排在前面,用户评价也在4-4.5颗星,在20几个国家都是,主要还是靠产品体验和用户的口碑推广,目前更考虑用户增长,商业化暂未考虑。 4.是否有考虑用户国内和海外用户达到多少后开始做商业化? 我们目前更注重本地化的内容,像是PPT模板,印度和中国人使用模板风格就是不一样,而印尼也是我们下一步考虑组织本地化团队的国家。在国内商业化已经开始,商业化就分为两块,一类是免费用户通过广告变现,另一类是会员和增值服务的收入。 5.累计付费会员数如何计算? 在过去12个月内购买过期限会员就算在累计付费会员数里。如果 用户只购买过一个模板,未付费稻壳会员就算零售性用户,就不包括在 累计会员数。 6.如何看待腾讯文档和钉钉竞争关系? 钉钉和华为welink目前都使用了WPS的文档技术作为底层应用,腾讯属于我们的大股东,目前也在谈合作模式,我们理解腾讯文档还是为了实现生态闭环而做,属于一个较轻量级的产品,整体来说还是合作大于竞争。 7.是否微软有可能去禁止我们兼容他们的产品? 微软已经很早就开放他们的格式,我们的兼容并未涉及到微软的授权。 8.微软出新的格式,我们需要多久的时间去兼容? 一直都是兼容的,只是效果好坏的问题。 9.产品矩阵方面,未来产品倾向做越重度还是往功能性去拓展? 微软一年的收入也有多亿美金,我们模式还是与微软不一样,我们更倾向做好壁垒,把产品做深做垂直,横向的扩展短期可能没有其他计划,微软每次产品的升级和功能的升级普通用户其实也不太清楚,也就是用户根本不知道也用不上,而我们更偏互联网的思维多一些,像是用户输入的文字,我们可自动生成PPT,希望让用户简单一点使用,多做一些服务让用户更省事一些。微软更多教你怎么去做好更美的PPT,而我们是自动帮用户生成,这样使用户更有粘性。 10.云厂商是否都用金山云的? 金山云大概占比50%,还有七牛、AWS、阿里云等。 11.用户拉新的策略? 用户增长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国外主要依靠智能机的预装和应用商店的推广,像是苹果和谷歌的推荐,还有海外个别下载站也有一些合作,在海外纯买量的方式几乎没做,我们更多投入在产品的研发,靠用户口碑拉新。而上市之后,营销这块也会加强,18年发布的WPS产品发布会算是我们投入最多的,接下来可能会更多以这种方式去推广产品。教育这块也有加大投入,像是和教育部的合作,未来考试是不是也要纳入WPS都在探讨中。 12.未来目标指引? 今年形式比较特别,没办法出具指引。开完两会如何去执行,最后拿出多少预算,我们都需要去观察,地方和部委今年怎么去采购就看结果这个无法预测。 13.盈利指标是否有压力? 这要根据整体全年情况,从收入到费用,无法预测,只能说已经发生的,但一季报也不会对全年有多大的指引效果,因为具有特殊性,所以并未具有参考性。一季度传统收入比较低,有季节因素,因为授权业务和广告收入的确认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年上半年人员招聘较多,所以导致去年利润基数较小,一季度这些指标对全年指引没有特别强的效果。 14.B端今年新签用户是否都偏年场地授权为主? 目前头部客户主要商业模式就两种,一种是数量授权,另一种是场地授权,目前逐渐让场地授权转化为年付费,从19年开始年付费模式占比逐渐加大。 15.对B端市场的空间测算和目前市占率? B端市场整体来说主要以头部客户为主,在市级以上的政府覆盖度都在90%以上,但是实际的使用率还是有很大的空间,这些头部客户客单价还是在逐年上升的,主要来自于功能的增加和渗透度,而新客户的拓展像是地市级的,销售体系也一直在下沉,市以下的政府渗透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正版化意识也逐渐增强。在中小企业我们主推WPS+,更强调团队的协同功能,目前逐渐渗透到特定行业里,像是电商行业,可以更快梳理业务流程、招聘入职管理、商品管理、运营管理、客服管理、图片素材管理等。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并非投资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10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