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6日起,北京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相关部署要求,迅速奔赴各辖区重点场所开展大规模、全覆盖式的现场检查,在全市范围对重点经营主体开展综合执法大检查,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首都市场秩序平稳有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朝阳:立案调查涉嫌哄抬物价行为 6月18日,根据群众举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在辖区一家超市检查时发现,该超市所售卖的黄瓜涉嫌哄抬物价。 经查,该超市6月10日、6月17日分别售卖黄瓜65.12公斤、33.24公斤,进销差价率比北京市应急响应调至二级之前高出%,属于《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所列行为,涉嫌构成哄抬价格。执法人员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同时,针对该超市哄抬价格的行为,将依据《价格法》第四十条第一款、《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其开展立案调查。 东城:对哄抬蔬菜价格商户重罚6月15日,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据群众举报线索,对位于北京日易晶盛菜市场内个体工商户郭某某的价格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经查,郭某某在疫情期间,以高进销差价率销售蔬菜,进销差价率超过3倍,推动价格过高上涨,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记者了解到,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拟对郭某某作出10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目前,案件相关程序正在进行中。通州:公布各市场商超主要蔬菜价格疫情防控期间,通州区把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保供应稳价格,动态跟踪合理调控农副产品价格。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通州通过区、街镇、企业三级监测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动态跟踪合理调控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满足居民生活所需。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对生活必需品波动和销售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商超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和销售情况,一旦发现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随意涨价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予以查处。 同时,组织执法力量对辖区内市场、商超便利店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重点对食品进货验收记录进行检查,确保商品能够追根溯源,并对辖区内批次肉蛋菜等品种进行了抽样检测。 石景山:组织消杀加强价格监管连日来,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疫情防控部署,扎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6月16日凌晨起,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队,组织执法人员督促辖区余家已复工的餐饮单位开展消杀。目前,所有餐饮单位已全部完成消杀工作。6月17日夜至18日,该局连夜组织辖区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截至18日下午2时,该局已完成辖区内近家餐饮服务单位、0余名餐饮单位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采样完成率达%,基本做到“应检尽检、应测尽测”。 同时,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开展综合执法大检查,持续加强价格监管,对重点生活必需品销售市场开展价格检查。该局通过监测价格动态,选取8家蔬菜水果零售主体对断货、补货情况进行摸查,并加强对市场主体提醒告诫。 大兴:大兴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疫情期间农副产品价格专项检查为维护疫情期间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秩序,6月21日上午,大兴区市场监管局对大兴区农贸市场、菜店、水果店等经营主体开展疫情期间价格督导检查。 现场重点检查各摊位是否有货签不对位、价签模糊、未明码标价等价格不规范情况及哄抬价格行为。场内蔬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要求市场主办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价格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督促市场内商户对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并做好自身防护,严格落实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提出的各项防控措施。 顺义:发挥综合执法优势严惩违法违规行为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食品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综合执法优势,在食品安全、蔬菜价格、防护用品产品质量、重点经营单位落实新冠肺炎防护指引上进行综合执法大检查。 对利用地下、半地下空间销售海鲜、生鲜畜禽制品的经营单位,如果发现消杀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的,该局将先行责令关停整改,如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从严从快处理,确保辖区市场秩序平稳有序,保证市民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截至目前,该局已检查经营单位家,当场责令改正1家,当场关停3家,对2件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立案。 食品安全首善之区舆论宣传阵地 首都食品安全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