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周一 天气:多云15~25℃ 限行尾号:不限行 国际博物馆日 京城京事儿 北京危重症病例清零 5月17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北京市在院病人已经下降到6例,在院病例中已经没有危重症病例。北京负压急救车三年后将达辆雷海潮介绍,疫情暴发后,北京医院、医院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20家市区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并迅医院。4月28日,医院已经完成了任务。 今后,北京市进一步优化传染病救治资源布局,提升市区两级救治能力,还将建设更多急救服务站点,让居民能够得到快速转运服务。这次疫情期间,北京市的负压转运急救车,从不足40辆增加到79辆。但是如果遇到大的疫情,还需要增加数量负压急救车的数量,提高转运效率。未来三年时间,负压急救车有望再增加20辆,达到辆左右。 在医疗救治能力方面,北京市还要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此外,北京市还将加强控制院内感染的能力。 北京将坚持社区健康监测,继续发挥朝阳群众和西城大妈的作用 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卢彦介绍,北京要不断夯实公共卫生基层基础。基层是重大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筑牢基础,整体公共卫生的网络才能巩固。这次疫情防控,北京推动力量下沉,共余万名党员群众投入社区防控,开展地毯式摸排,把严社区、村严格居家和隔离观察,累计.4万人,可以说在社区基层一线打响了人民战争。 未来北京将做实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这个委员会是宪法赋予基层的权力。要坚持社区健康监测、跟踪随访,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关心鼓励社区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发挥朝阳群众和西城大妈的作用,共同筑牢防疫的铜墙铁壁。 6条跨省公交线路陆续恢复全线运营 据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朱艳婷报道,5月17日首班车起,前期因疫情影响采取停驶措施的通勤香汐(安平香汐花园-郎家园)、路(燕郊冶金一局—通州北苑路口东)和路(大厂总站—郎家园)恢复全线运营。同一天,疫情期间采取区间运营的路(廊坊—通州北苑路口西)也恢复全线运营。 5月18日首班车起,受疫情影响采取停驶措施的路(天洋城总站—地铁潞城站);采取区间措施的快(欧美亚汽车城-北京西站南广场)共2条线路恢复全线运营。 至此,北京公交集团受疫情影响采取停驶、区间、绕行等措施的40条跨省公交线路,已有21条恢复全线运营。 北京疾控中心:市民户外活动原则上不用戴口罩 5月17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新冠肺炎疫情II级响应防护指引——市民户外活动篇,其中提示:市民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原则上不用佩戴口罩。医院住院患儿须进行核酸检测 5月1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医院院长倪鑫介绍,目前,到医院就诊的孩医院扫一个健康码,显示无异常之后,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体温检测,然后进行有序分诊。分诊过程当中,如有流行病学史孩子,医务人员会引导他到发热门诊,如果没有问题,将在门急诊不同的学科进行有效就诊。倪鑫还介绍,病房更要加强疫情的防控,在门诊就诊的孩子需要住院的前提下,所有住院的孩子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当检查无异常的时候,才会收住院进行继续治疗。此外,为提高疫情期间儿童看病就医便利性,医院获批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相关功能已于4月20日正式上线,患者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在线复诊、在线开药和处方药品配送到家服务。具体操作方法速戳→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上线,药品可以直接配送到家!北京养老机构今日起家属可预约探访 5月17日,为适应本市疫情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下调,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民政局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5月18日起,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将调整采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通知》还规范了家属探视程序,明确本市养老院实行“预约探视”。 养老机构将设置探访专区,家属可预约探访,探视人员需现场扫码“北京健康宝”通过后才可进入养老机构;春节回家或外出就医的老年人经过核酸检测、隔离观察后,可返回养老机构;养老服务驿站也将适度恢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包括送餐、高龄老人探视等。凡养老服务机构的返院及新入院老年人、返岗及新入职员工,均应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合格后方可入院或上岗。 了解详情速戳→北京养老机构5月18日起家属可预约探访,但这八类人员不能进 北京女大学生在天门山翼装飞行失联 近日,一则北京女大学生在天门山翼装飞行失联的消息引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11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