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和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年1月9日联合举办“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主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守正创新”。来自21所高校的院长们齐聚线上线下,以跨学科、大视野为学术导向,以多维视角探讨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问题,旨在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研讨与交流,构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互动共促的新平台。

大会线上“合影”

大会线下“合影”

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先后致辞。

蔡雯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欢迎到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感谢大家在寒冷的冬季,在疫情再度打乱生活节奏的时候参加论坛。她讲到,去年11月3日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在山东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该宣言也表达了对新时代、新使命,对文科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的共识,也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完成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任务。新闻传播学科作为文科教育重要分支,也是新闻科建设当中一支主力军。就像论坛主题的关键词“守正创新”一样,学科建设不能丢弃传统,自断根基,也不能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既要完善本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又要在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当中实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雯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认为,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守正创新,既是学科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西南政法大学目前也在进行艰难地探索,在新闻传播学和人权、法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推进新闻传播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八个学科共同构建新闻传播学大学科群,以适应新型学科卓越集群式发展的趋势,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实现学生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人文涵养、科技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代表新闻学院向出席会议的师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兄弟院校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过去一年里,和兄弟院校携手做了很多事情,一起经历疫情考验,和社科院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一起举办四校联合工作坊,也和参会的很多院长携手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活动。基于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目前在规划未来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关于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国家的迫切需要,如何进行升级和改造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

当天,四个主题演讲依次进行,来自多所新闻院校的院长们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为与会者打造出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学术对话空间。

主题演讲第一场

主题演讲第一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教授、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廖声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润泽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部分老师们一直在试图探讨,新闻传播学和符号学两大学术领域知识的融合,新闻传播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环境下,阐释出另外一个角度,对传统新闻传播学中经典范畴、概念、问题提出新的诠释。比如,“新闻真实”始终是新闻事件和新闻学研究当中非常核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新闻真实并不是本体论范畴的问题,而符号学当中讨论真实性的问题也同样不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23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