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为使广大游客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华社在战争时期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激励广大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在红色记忆小镇策划的《铁壁铜墙——战火中壮大的新闻宣传事业》专题展,于9月3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新华社是我们党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85年来,新华社坚持党指引的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形势下,新华社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跟党走,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扩大对外交流,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习近平

年11月5日

  该展览通过查阅《新华通讯社史》《安岗新闻工作60年》《太行新闻史料汇编》《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纪实》等书籍;查询大量网络资料;到西戌新闻纪念馆实地走访等途径查询到大量的史实资料。与延安革命纪念馆、武乡太行革命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相关纪念馆核实相关内容。该展览详细记述了新华社的创办、发展、转移、壮大过程及为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览由战火中诞生成长、太行山上发展壮大、和平时期走向辉煌三部分组成,分别在五个展厅展出。共展出文物45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图表94幅,场景复原2处,电动沙盘1座,电子播放器1台。

  展览设计以红色、灰色为主,黄色为辅,象征着新闻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展板采用大板与小板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部位采用大型图案,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利用新华社总社旧址窑洞造型贯穿整个展览,寓意新华社是从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以景造景,达到视觉和感觉上强化记忆的效果。

“新华社转移路线图”沙盘

新华社社长廖承志宿办室

新华社社长廖承志雕塑

新华社编辑室

  布展大纲完成后经涉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献伟,西戌镇文化站站长、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馆长王矿清、行业内专家以及馆领导等多重审定,保证了学术上的权威。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馆长李海军、副馆长申利芳到展厅指导布展工作。

  12月1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伟到一二九师纪念馆红色记忆小镇——新华社旧址视察指导工作。

红色记忆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年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年12月30日,新华社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留下小部分人员组成工作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转战陕北;大部分人员于7月上旬,转移到河北省涉县坚持工作。这是新华社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长途大转移,历时3个多月,行程多里。由于当时党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已经停刊,新华社便肩负着通讯社、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三项重任,成为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

年5月,新华社奉命北迁,转移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年3月迁至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发挥着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经逐渐发展壮大,成长为今天的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

来源:美篇红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29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