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创刊于年1月,是长三角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综合类新闻性周刊,也是上海唯一的时政类周刊。在国内报刊零售和自费订阅市场中,发行量名列前茅。 “大年三十年夜饭,大年初一看唐探。”言犹在耳,转眼却已是一整年过去。 不过好在,这句宣传语倒是没有时限,隔了一年的贺岁大餐再度上桌,照样是热腾腾的。 曾几何时,年的贺岁档被誉为“史上最强”——领跑的《唐人街探案3》,定档大年初一,提档大年三十,又提前一周预售,预售当天票房就破亿。每年的贺岁档有小片大爆黑马的,有大片惨爆冷门的,可唯独《唐探3》,左看右看,业内看门外看,票房都会往30亿+跳。板上钉钉的贺岁档、甚至可能是年度票房冠军,被一个小小的,花冠状的病毒,扰乱了所有进程,在距离上映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戛然而止。 意外,这可能是关于年最大的形容词。贺岁档意外停摆以后,影院都意外歇业小半年。而就在从业人员叫苦不迭难以为继的时候,7月影市复苏,首部上映的影片《第一次的离别》变成了现实意义上“第一次的重聚”——自此,电影行业触底反弹,经过暑期档的观望,接连迎来国庆档与元旦档的爆款迭出,终于将年票房收盘在.17亿元,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票仓。 眼下,久违的贺岁档再临,“史上最强”变成了“史上最拥挤”——除了今年的《刺杀小说家》《你好,李焕英》《吉祥如意》《人潮汹涌》《侍神令》《新神榜:哪咤重生》,还得算上去年“滞留”的《唐探3》和《熊出没·狂野大陆》,8部电影,又成激烈战局。 去年,我曾在(未能发表的)贺岁档采访报道中写道:这个贺岁档,不管谁赢,都是中国电影的胜利。而今,我想应该改一改:有这个贺岁档,已经是中国电影的胜利。 以上文章节选自《新民周刊》年6期,文:记者阙政。更多好文尽在数字海图 它以“影响主流”为己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