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城市广播《健康加油站——人口直通车》栏目播出了一期由我院产科主任于莎莎录制的节目——《甜蜜孕期不做糖妈》。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准妈妈们在妊娠期间吃得多,动得少。常常有些准妈妈在孕前血压正常,但是怀孕后却患上妊娠高血压。为此,准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妊娠高血压不仅在临床上比较高发,而且若未及时诊治,重者可能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还有迅速增加的趋势。那今天我们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于莎莎跟您说说——《甜蜜孕期不做糖妈》。

妊娠糖尿病是什么?

妊娠糖尿病就是在怀孕以前没有糖尿病,在怀孕的中晚期,尤其随着胎盘分泌更多激素,本身母体有一定的缺陷,这时候她血糖就控制不住了,就出现了糖尿病。

节目中于主任列举了很多患妊娠糖尿病的原因,你会是下一个“糖妈”吗?孕妈妈不妨对照一下。

1、家族成员中有糖尿病病史。

2、怀孕前BMI值超过26,体重过重的孕妈妈。

3、产检时发现胎儿有过大或羊水过多的情况。

4、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妈妈。

5、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妈妈。

如何预防妊娠高血压?

1、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

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头晕等自觉症状。

2、注意休息和营养。

休息和营养对于任何孕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来说尤其如此。孕妇日常饮食要科学、营养,孕期要保持对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同时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咸,尽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或者其它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3、注意既往史。

如果孕妇有肾炎史、高血压史,或者是此前怀孕时出现过妊娠高血压的话,应及时将详细情况告知医生,以接受专业的指导。同时了解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症。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对于这种高危人群,就更应该增强对孕妇高血压的监护。

4、于主任特别强调,预防妊娠期糖尿病要从孕前开始。

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大多数人了解的是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不过,在孕前4~6个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比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更有助于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关于妊娠期糖尿病这些传言不能信。

1、光少吃糖就够了。

有很多孕妇认为,只要少吃含糖高的食物,控制糖的摄入就能远离“糖妈妈”称号!于主任告诉我们,预防妊娠糖尿病,除了管住糖的“进口”,还可以管住糖的“出口”。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从而有利于血糖控制。

例如:餐后散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每次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2、少吃糖,但水果敞开吃。

很多准妈妈觉得水果里的维生素、纤维素等可以让宝宝长得快又好,往往猛吃水果,甚至有一天吃一个大西瓜的,为了宝宝好水果是敞开了吃。

于主任告诉我们,水果含有大量且极易被吸收的果糖,过量吸收果糖也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孕妇吃水果也要“保质保量”--每天吃1-2个水果,少吃高甜度水果,选择猕猴桃、火龙果等维生素含量高、含糖量低的水果为宜。

3、怀孕了别拿自己当“大熊猫”养。

很多准妈妈在孕期很注重营养,三天一小补,周末一大补。鸡汤、鱼汤从不间断,就是希望宝宝的营养好。还有的准妈妈每天躺在家里,不运动、不上班,连三餐都不做,这样非常没必要。

专家表示,怀孕是女性生命周期的一个特殊时段,但是孕妇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特殊的人物,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正常人,正常工作,正常饮食,正常运动,正常生活。即便血糖出现了异常,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这样才能顺顺当当度过整个孕期。

4、妊娠糖尿病产后会自愈吗?

大多数患者在胎儿娩出后,妊娠糖尿病会消失。但是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妊娠期糖尿病在产后仍旧会保持糖尿病状态或者糖耐量异常。所以,要明确是否产后还存在糖尿病,需要在分娩后6—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新评估。

有一点需要注意,妊娠期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产后血糖即使恢复正常,仍然建议妊娠糖尿病妇女至少每年体检时检测一次血糖。

祝每位孕妈妈在孕期内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并顺利诞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









































白癜风怎么诊断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52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