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2月14号,星期三,农历十一月十六。北京晴,2度到零下6度。以下是内容提要: 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国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刊发述评:中国经济新方位;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李克强就英格利希就任新西兰政府总理致贺电; 俞正声会见香港潮州商会参访团;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解读第一篇:抓住“关键少数”坚持务实管用; 央广时评《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有太多无知》; 以下是部分详细内容: 《人民日报刊发述评:中国经济新方位》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长篇述评,题目是《中国经济新方位》。述评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潮头、高瞻远瞩,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在这个重要的发展新方位上,中国经济航船正聚合澎湃之力破浪前行! 《俞正声会见香港潮州商会参访团》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焦莹)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昨天(13号)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香港潮州商会参访团全体成员。 俞正声指出,香港潮州商会是“百年老会”,始终坚持爱国爱港立场。他希望商会坚持爱国爱港的传统,坚定“一国两制”的决心和信心,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希望商会为香港发展多作贡献。中央政府全心全意希望香港同胞生活越来越好,而香港的发展要靠特区政府和香港广大同胞的共同努力。要支持特区政府依法行政,千方百计促进香港经济繁荣,用发展经济来促进稳定。希望商会抓住内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促进内地的发展建设。 《央广时评: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有太多无知》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近日引爆舆论,“校园欺凌”一时成为高频词,家长、教育界、心理学届、法律届纷纷加入讨论,各种网帖被大量转发,不同立场和观点激烈碰撞。 其实,“校园欺凌”并非新闻,近年来一再进入公众视野的许多校园暴力事件远比中关村二小事件严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年公布调查报告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则表示“经常被欺负”,比例之大令人瞠目。但是,社会对“校园欺凌”的状况普遍缺乏清晰意识,直到“北京”、“名校”、“校园霸凌”这样的热词叠加在一起,以“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样的标题在朋友圈流传,公众才开始一片哗然。 随着事件深入,争论的焦点落在了,究竟什么是欺凌?什么是霸凌?如何划分孩子之间正常的打闹、玩笑、恶作剧与校园欺凌的界限?生理和心理受到怎样的伤害才算被欺凌?程度又怎么划分?面对这些问题,不仅公众争论不休,连专家也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无界限、无规则,又如何判是非?正是因为缺乏权威界定和普遍共识,深陷漩涡的中关村二小,无论如何回应,都会遭致一片骂声。 分不清界限在哪里,自然更不知道如何处理。我们看到,朋友圈里家长、尤其是父亲们的普遍观点是以暴制暴,“打回去”。文明社会倡导丛林法则,反映出的恰恰是面对这一问题的束手无策。学校也普遍不知道“怎么办”,传统教育方式的“批评”、“教育”、“处罚”、“找家长”……,在面对二小事件这样的复杂局面时显然已经失效。那么,这类事件该由谁来处理,如何处理? 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将专项治理纳入长效防治。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尽快制定细则,引导学校、家长、社会组织共同配合、系统治理校园欺凌的“顽疾”,让我们的孩子少一点成长的烦恼。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67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