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午,区“两会”新闻中心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区政府办、区协同办、区发改委、区社工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就未来五年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及“疏解整治促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回应社会关切,进行详细解读,中央及市属各大媒体记者到会采访。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未来五年,西城将通过实施“功能优化提升、城市环境提升、文化魅力提升”等八大工程及“疏解整治促提升”十大专项行动,推进科学治理,提升发展品质,更好地保障首都职能履行、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宜居、更好地展现城市文化风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进程中走在前列。八大工程 功能优化提升工程 动批商户天津电商城签约 功能优化提升工程主要是严格控增量,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有序疏存量,基本完成保障城市运行和服务民生的一般性市场升级改造,积极推动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有序疏解。明年,实现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全面收官。统筹利用腾退空间,优先用于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通过开展拆除违建、群租房整治等七项综合治理,实现“三无”目标,打造和谐宜居示范区。推动协同发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立与津冀地区长效合作机制,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郊区城区建设。 城市环境提升工程城市园林新景观美丽小区陶然北岸 马连道十年断头路通车 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是群众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西城区主要从扩大绿色空间容量、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强化污染源管控,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达到市级要求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升环境品质。未来五年,西城区将扩大绿色空间容量,绿化覆盖率达到31%以上,新增城市绿地17.5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各类绿色公共休闲空间处以上,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改善交通出行环境,计划建设城市道路54条,共计28.5公里。基本实现路网规划,全面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完善与硬件匹配的交通管理体系,做到“建”、“管”同步,健全绿色交通体系,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强化污染源管控,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达到市级要求。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分类投放、定时清运,实现人均垃圾产生量零增长。加强水体治理,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中水使用比例。建设海绵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排水系统,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具备技术条件地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文化魅力提升工程打造好首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西城区将着重聚焦四个方面工作。完善“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工作体系,调动驻区单位、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媒体等各方力量参与名城保护。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中,深化文物保护“解危,解放,解读”工程,基本完成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腾退工作,恢复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风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体现西城标志性特征的“百年工程”和“传世精品”。年,基本建成德胜对景,完成地百改造项目,实现北京坊精彩亮相。在每个街道建立一个街区历史文化博物馆或陈列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和展示、传承基地建设,实施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计划。 经济品质提升工程未来五年,西城区将主要通过五种途径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力争保持在6.5%左右。优化“高精尖”经济结构,巩固金融业主导优势,推动“新三板”等金融要素市场和平台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促进新兴金融业态发展。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引导业态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养老健康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创建国家级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坚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推动科技与金融、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交易等创新服务,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国有企业分类监管,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激发老字号发展活力,积极引入现代管理和生产技术,增强发展动力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民生福祉提升工程未来五年,西城区将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根据群众意愿,着力实施抗震加固、节能改造、加建电梯、推广物业服务等十项综合改造建设工程。重点实施平房区院落修缮、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基本完成成片棚户区改造。全面提升教育品质,新增学前教育学位个以上,构建西城教育精神薪火相传的人才队伍发展机制。积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指数达到70%以上,建成30个百姓生活服务中心,一刻钟服务圈实现全覆盖。增加保障城市运行和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实施就业精准援助;探索建立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的居家养老,深入推动“医养结合”,养老床位增加到4张以上,养老照料中心和老年餐桌覆盖率达到%。加快建设“健康西城”,结合绿化、边角地、体育生活化社区升级,新建体育设施,紧抓冬奥机遇,普及冰雪运动,到年国民体质检测合格率达到95%。推动健康服务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达到65%左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5岁。 改革创新提升工程着力深化五大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引导区域资源精准投向新兴业态、科技创新等领域,提升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办事大厅“一口受理”,努力实现“同区通办”。推进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与审核服务,到年力争成为先进标准创制集中区。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职能职责,推动重心下移、职能下沉。深化“大城管”体制,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效能。深化城市治理创新,基本建立功能集成、标准规范、智慧运行、快速响应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群众工作提升工程群众工作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深化“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长效机制,更加注重公共沟通互动,积极健全发现、回应机制,深化信息公开,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共建共享美丽西城。深化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和一体化运行,完善社会组织工作体系,通过推动参与型社区协商、“三社联动”、驻区单位资源开放共享,完善多元共治、积极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棚户区改造试行基础上,全面推广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机制,以群众意见为基础,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生活性服务网点建设、养老服务、生态环境治理、交通缓堵、停车设施建设、医疗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活动空间建设、校园建设和管理等各项工作。 政府效能提升工程强化依法行政,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自觉接受监督,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争议裁决机制,深入推动“行刑衔接”落实。加大政务公开,实现决策、执行、结果、管理、服务全过程公开。创新服务方式,深化“一会三函”机制,完善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接听热线电话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女人脸上长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70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