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以疑见长

标题有没有思想深度,很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标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矛盾,并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帮助读者解疑释惑。比如,开展工作必然会借助一定的形式,可是在反对形式主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必要的形式,也被扣上“搞形式主义”的帽子,弄得干部战士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开展工作。在这一情况下,《战友报》适时刊发了题为《必要的形式≠形式主义》的稿子,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明白了“什么是必要的形式”、“什么是形式主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这个标题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有很强的针对性,加之言简意赅,旗帜鲜明,易于传诵,后来流传很广,在部队产生了较大反响。

32以释见长

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认识,总会受到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要帮助受众充分认识稿件的新闻价值,有时需要采用某种手段加以解释,帮助受众更容易、更便捷地认清稿件的新闻价值。比如《北京晨报》的《成都最牛校舍获建筑最高奖》(见年2月26日A7版),说的是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但这究竟是个什么档次的奖,一般非专业读者很难弄明白。编者为解释这条新闻的价值,特地加了这样一个副题:《与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平起平坐”》。因为与该校舍同时获奖的,还有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22个建筑。人们可以不知道成都这个校舍,也可以不知道这22个获奖中的其它建筑,但总不至于不知道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这两大著名建筑吧?把与它们同时获奖的信息放进标题,受众对这条新闻的认识,就会清楚许多。

还有《北京晨报》的标题《老影人项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眉题)――送别“张军长”(主题)》(见年2月28日A8版),也是以这种方式来解释。项堃作为一名老演员,由于离开舞台时间较长,许多年轻的读者可能对他不很熟悉;但他在电影《南征北战》中塑造的“张军长”,却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他的“代表作”作介绍,容易引起读者兴趣,拉近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

新闻事实无法更改,但对新闻事实的解读,却是多样的。编辑制作标题,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应帮助读者更充分地接受新闻信息。比如《北京青年报》的一个标题《央行天内第二次降息》(见年3月1日一版),与其它单发降息消息的媒体相比,就多了“天内第二次”的含义。

33以极见长

新闻标题反映新闻事实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有的将着眼点放在新闻事实的本质特征上,有的放在普遍意义上,还有的则放在典型特征上。这种典型性的表现之一,就是选取新闻事实中最具“极致”意义的内容。比如,新华社有一篇稿子的标题是《高招首次允许修改志愿(眉题)――河北一考生次改志愿(主题)》(见《北京晨报》年7月9日A7版),就是选取了一个“极致”的例子作标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映新闻事实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普遍性的有代表意义,特殊性的有典型意义。选取哪种方式表达,关键要看哪种方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特征。

34以衬见长

许多标题之所以主题鲜明、揪人眼球,是因为它采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即将两种反差强烈的事物引入标题,形成强烈对比,以相互映衬,突出矛盾。比如《解放军报》的《一份检查成为五届班子传家宝》(见年4月19日三版)、《仅花80元的“多功能扳手”获奖》,《战友报》的《某装甲团为吃“败仗”的连长记功》(见年3月19日一版)、《战士退伙竟要部长画圈》(见年12月11日一版)、《26块奖牌没堆出一个先进连队》(见年4月9日一版)等,就是抓住了新闻事实中最具冲突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了新闻事实的典型性,深化了新闻主题。

35以需见长

标题能否抓住读者,还要看是否突出了读者需求,是否把读者普遍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84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