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三次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主持。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葆青,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出席发布会,通报境外输入最新疫情,发布疫情防控有关信息,回答社会和市民关切的问题。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相关情况:3月26日,我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主要有以下特点: 1.确诊病例来源英国2例、法国1例、美国1例。 2.共涉及4架次航班,分别为18日抵京的新加坡航空SQ,22日抵京的俄罗斯航空SU,22日抵京的新加坡航空SQ,24日抵京的国泰航空CX。 3.旅客户籍所在地分别为上海、河北、江苏各1例,法国籍1例。 4.从职业分布看,2例为我国在外留学生,2例为职员。 下面介绍1例典型病例。 王某某,男,21岁,上海籍,美国杜兰大学学生,年1月起在美国留学,活动范围主要为宿舍和学校。自述于3月13日出现发热,15医院就诊并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1日反馈结果为阴性。22日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出发,经洛杉矶、旧金山、香港转乘CX航班飞往北京,24日抵京。经海关检疫健康申报时填写有发热史,即由急救车医院,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反馈结果为阳性。结合境外生活史、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其他诊断依据,26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患者在美国出现发热症状前,曾密切接触过有发热症状的同学,但在此期间一直未佩戴口罩。3月13日,患者与另一名同学出现了发热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较强,引起聚集性发病的风险高。上述病例提示我们,境外留学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科学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如果发现周围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应避免接触,佩戴好口罩。在自己出现症状时,应做好自我隔离,自 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北京市稳步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京市持续加强病例筛查、诊断和救治能力,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规定,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质量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 截至目前,我市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机构已从最初的17家增加到现在的40家,包括北京市和16个区的疾控中心、18家医疗机构和5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各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检测服务。同时,加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的质控工作,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始终把核酸检测的安全和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各检测机构的检测信息每天及时上报北京市疾控中心,由北京市疾控中心开展质量管控和效率评价,指导检测机构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持续规范开展工作。按照各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条件和具备资质的人员数量,综合考虑样本采集、运输和灭活、提取、检测全过程所需时间,以及在连续承担大样本量检测情况下工作人员可耐受的时间等,经过各机构自评和市级专家现场考评,目前我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每天可达到个样本。医院门急诊和住院病人数量的逐步增长以及日常防控筛查的检测需要增加,我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我市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工作需要,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检测机构数量,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适应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葆青介绍我市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相关情况:复工复产是我市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迫切任务。受此次疫情影响,我市个体工商户正常经营受到较大冲击,目前在我市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近44万户,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帮助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对于稳定就业、保障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做好疫情期间个体工商户帮扶工作。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于3月24日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人民银行营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可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若干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共提出了四个方面13条具体措施。一是帮助个体工商户尽快有序复工复产。保障用工和物流需求,落实个体工商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分业态分形式有序推动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二是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减免和缓缴社保缴费、实行税费及房屋租金减免等方面,推出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的一系列举措,例如免征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企业年2月至年6月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政府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法人性质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认证认可机构,减免个体工商户疫情期间的相关检验检测和认证费用等。三是方便个体工商户进入市场。第一,推进准入便利化。提供个体工商户登记网上办理服务,个体工商户可持电子营业执照办理网上政务事项。第二,实行告知承诺。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信用承诺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即时审批发放营业执照。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涉及到的行政许可、强制认证等事项,如果企业具备了生产条件,但是暂时不能提交相应材料的,我们实行“先承诺、当场办”。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低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先证后查”,就是说企业先开门,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我们再进行现场的核查。第三,依法豁免登记。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从事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业个体经营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记。四是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力度。在疫情期间保障个体工商户电气供应,并充分发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及互联网平台作用,集中各界力量应对疫情。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区的工作指导,继续推动各区结合实际出台具体举措,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同时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会同有关单位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让个体工商户广泛知晓,切实享受到政策实惠,推动我市个体工商户尽快有序复工复产、持续健康发展。记者提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中小微企业有怎样的支持举措? 方葆青回答,视频??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记者提问:北京市前几天发布了疫情期间统筹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请问工作进展如何? 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回答:3月20日,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部署了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医疗服务工作,强调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有序促进日常医疗服务开展,并从持续改进门急诊服务、保障重点患者住院和手术服务、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加强院感防控与医疗服务工作统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区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和各医疗卫生机构认真组织落实,按照分区分类、精准施策的原则,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有序促进日常医疗服务开展。从近一周情况看,全市各二、医院正在有序扩展日常诊疗服务,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住院手术人次等较上周同期明显增加,根据监测,3月26日与上周同期3月19日相比,全市三级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加7.7%,住院人次增加17.1%,住院手术人次增加85%,肿瘤患者住院化疗人次增加24%。各医疗机构同时落实“一米线”排队、实名制预约、隔床住院、过渡观察病房等防控院内感染的措施。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督导,在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同时,对医疗机构每日门急诊和住院人次、手术人次等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加强无偿献血组织动员,稳步推进门急诊、住院等服务,适应患者在住院、手术和检查等方面的需求。来源 北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