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0.html▲4月26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十三次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首农食品集团党委常委、董事、新闻发言人陈方俊,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组长、总经理助理周法田,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丁永玲出席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和老字号企业复工复产达产的有关信息,回答社会和市民关心的问题。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防控健康提示: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和全面复工复产,一些商圈步行街、休闲锻炼区和快递分拣点等场所,有市民朋友扎堆聚集、不带口罩的现象。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下,市民朋友绝不可掉以轻心。 提醒市民朋友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要保持社交活动安全距离。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区域活动,避免多人聚会。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比如促销打折店、医疗机构、乘坐公交和地铁时,一定要佩戴口罩。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后、离开医疗机构、碰触公共设施、健身锻炼、外出归来等,要及时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在公共场所按规定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和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做健康北京人。 首农食品集团党委常委、董事、新闻发言人陈方俊介绍首农食品集团推进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有关工作情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供就是担当,发展就是使命,党建就是统领。首农食品集团党委坚决贯彻总书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党委“保供稳价”和国家质监总局“三保行动”部署,充分发挥首都食品供应保障的主载体、主力军、主渠道作用。一是同向发力组织保供。集团党委第一时间搭建疫情防控工作“1+6+1”组织架构,成立14个帮扶小组,为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防控安全保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防控措施,厂区封闭、员工防护、定时消毒、车辆灭菌,以防疫安全确保生产不停、供应不断。 三是节日无休全力保供。生鲜日配生产企业和副食直营门店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业、不涨价、保供应。大年初二起,米、面、油、肉、蛋、奶、菜等生产企业迅速复工复产,2月10日,集团企业复工率达%。截至4月24日,三元食品累计向市场提供乳制品近16万吨。白玉食品开足马力三班生产,达产率%,日供市场30余万件,多吨。裕农公司、北菜集团日供蔬菜、食用菌等余吨。以“古船”为核心的粮油加工产业,年产能达万吨,春节至今累计供应大米1.5万吨,面粉5万吨,食用油近8千吨。首农股份累计供应鸡蛋吨。 四是外埠调运集中保供。大年初四至4月24日,古船米业累计从吉林基地向北京调运大米2.1万吨。东方食品集团从河北基地筹集蔬菜2万吨。裕农公司累计从河北、内蒙古等蔬菜基地调运胡萝卜、土豆、大白菜累计超6千吨。大红门累计屠宰生猪万头,销售猪白条、分割品12.4万吨,优先满足北京市场供应。月盛斋目前牛羊肉库存6千吨。 五是库存充足应急保供。按照主要商品库存增加一倍的目标,春节至今累计增加成品库存7.3万吨。储存粮油、肉类、蛋类、蔬菜、食糖、副食调味品等11大类、20种产品,成品库存37万吨,大年初一至4月25日累计销售39万吨。另外,近万吨粮食库存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货源,确保库存充盈、质量优良,市民朋友们大可放心。 六是创新服务安心保供。结合百姓“宅”生活带来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创新服务形式。增加小包装食品供给,古船小包装面粉最高时点销量同比增长%。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大红门电商销量同比增长%。三元及递推出“菜、奶、肉”无接触配送,满足百姓在特殊时期日常采买需求,可惠及北京地区70万订奶户。裕农公司开展“精准助菜农”活动,带动蔬菜销售2余吨,实现上游帮扶、下游拓展双赢双促。 七是民生工程发展保供。今年,首农食品集团计划重大投资项目项,预计投资额亿元。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保供稳价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相结合,确保民生工程项目先行一步。 生猪养殖五大基地全面开工,当年即可投产,达产后年出栏超78万头,特别是首农食品平谷原种猪场和中育种猪南口种猪场两个项目,达产后可向行业提供种猪3万多头,实现首都居民优质畜产品供给的种业源头控制。 作为北京粮油食品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重要项目、民生工程,北京大兴粮油食品应急保障中心复工建设,年底完工。通过园区科研、加工、物流、销售一站式服务完整产业链,实现米、面、油、肉、蛋、奶应急保障供应,全面提升集团服务百姓能力和市场应急保障能力,是北京市落实中央商品储备和产能储备一体化建设精神在首农食品集团的生动实践。 作为年市政府重点任务,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年底前竣工。开业后,将以引领绿色消费、满足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创新运营模式,与其他批发节点仓形成“1+N”的“一核多点”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服务百姓生活最后一公里。 此外,北京市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全面复工,为提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的选择。 民生就是“指南针”,我们就是“答卷人”,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首农食品集团“一手抓防控保供、一手抓经济发展”,践行首都国企责任担当,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提问您刚才发言中提到首农食品集团利用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这个平台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请您详细介绍下相关情况。陈方俊回答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组长、总经理助理周法田介绍一轻控股推进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有关工作情况: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服务民生的都市轻工产业集团,拥有义利、北冰洋、红星、星海、中华、金鱼等众多知名品牌。这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老品牌伴随几代人成长,为保证首都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轻控股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统一部署,扛起首都国企的责任担当,防疫情、保供应、稳运行、促发展,发挥好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全力保障市民生活所需食品供应和防疫消毒产品供应。一、保障民生,集中力量满足市民食品需求 疫情当前,稳定充足的食品供应是民生保障的前提。 拥有义利、北冰洋两大老字号品牌的一轻食品集团义不容辞承担起保障市场供应的责任。 1月26日,大年初二,一轻食品集团提前复工复产,开启义利面包、糕点、熟食、主食、汽水生产线,生产达到饱和状态,确保商超不断货。截至4月25日,共生产发出面包近吨、糕点近吨、熟食近吨、主食近吨、汽水吨,为满足首都市民生活需求贡献力量。 春节期间,一轻食品集团的近家百年义利连锁店全部正常营业,备足面包、熟食等生活物资,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需求。 2月3日和21日,一轻食品集团分两批驰援武汉2箱义利食品、北冰洋饮料,医院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提供能量补给。 隆达乾沣公司与天丰利市场经营方联防联控,实现不停业不歇业,尽最大努力保障蔬菜、水果、肉蛋市场供应,守好居民“菜篮子”。 二、扛起担当,全力以赴保证防疫物资供应 疫情当前,消毒产品供不应求。 1月27日,大年初三,一轻日化公司紧急协调动员供应商、物流配送等各方力量,提前复产。1月28日,大年初四,首批84消毒液投放北京市场。 为保证市场供应,一轻日化公司干部作表率、党员冲在前,改进工艺、挖掘产能,24小时倒班生产,日产量由十几吨猛增到80吨。复工至今,已生产金鱼84消毒液多吨,为年产量的6倍。面对成本上涨、运输困难等压力,维持出厂价格不变。 为满足市民对小包装产品需求,2月6日,一轻日化公司果断上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2月22日,生产线投入使用,提高产能5倍多。他们还利用京东商城销售平台,将消毒液产品紧急上线,满足更多消费者的网购需求。 在优先保障地铁、公交、水务、学校的同时,一轻医院、医院等8家医院和四家社区捐赠消毒液,驰援白衣天使和社区居民。 隆达宝岛公司先后接到六家药企包材紧急供应函件,迅速部署,复工复产。华盾固安公司加医院应急防渗项目提供物资,4天内完成平方米土工膜供应。同时抓紧农膜生产和供货,确保春耕、备耕不误农时。 三、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星海钢琴集团推出“战疫与你同行,音乐的力量”钢琴鉴赏课公益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服务钢琴演奏爱好者。红星股份公司以充足的产品供应、严密的组织措施,保证货源充足、产品物价稳定。龙徽酿酒公司在确保宫桂酒顺利出口缅甸的同时,危中寻机,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吸引8万多人观看,服务市民新消费需求。中瑞合资企业利乐(北京)公司为保障市民的牛奶供应,春节至今满负荷加班生产,产量创历史新高。 面对抗击疫情的大战大考,北京一轻将继续推进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培育壮大经济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提问您刚才提到百年义利便利店从春节到现在都正常营业,请问这些便民店采取了怎样的便民措施?是如何保证疫情期间市民购物安全的?周法田回答同仁堂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丁永玲介绍同仁堂集团推进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有关工作情况: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同仁堂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京内、京外、境外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一、同仁堂集团“推进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进展情况 工业板块保产品供应。同仁堂集团下属股份集团、科技发展集团、国药集团等工业企业分布在北京、河北、安徽和香港的生产基地自1月28日起陆续复工复产,力保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苏合香丸、板蓝根颗粒、防风通圣丸、藿香正气水等疫情用药生产。 商业流通板块保市场供应。同仁堂集团在国内外的多家药店和零售终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产品及物资供应,并公开承诺不涨价。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华中区组织20人的突击小分队第一时间向湖北武汉调货,确保当地医用物资及相关药品需求。同仁堂药材参茸集团为北京市54家各级医疗服务单位和零售终端供应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物资约50万公斤。 医疗服务板块提供中医服务。同仁堂医养集团旗下各医疗机构春节期间不休息为市民提供服务,一季度门诊总数超过11万人次。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酒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承担了所在地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筛查和转运工作。医院及时推出了同仁堂中医大师周耀庭的预防新冠肺炎推荐药方。 国际药业板块协调境外资源。同仁堂国药集团发挥全球布局优势,从阿联酋、捷克、日本、美国、越南等国采购防疫物资,投放抗疫一线;制定《同仁堂服务境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于3月初启动境外疫情防治专家组项目。制定“一国(地区)一策”精准中医药诊疗方案,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开具了符合当地疫情特点的“扶正避瘟饮”系列方。 科研工作及时跟进。从同仁堂0多个中成药及保健品中筛选出80个疫情用药和9个提升免疫力的保健产品,完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应急科研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对遴选的藿香正气水、防风通圣丸等8个产品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物质基础和效应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同仁堂集团“推进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工作特点 坚持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制定了《同仁堂集团疫情防控指南》,加强对各生产厂区、药店、医院、诊所以及办公区、会议室、内部职工食堂等公共区域的防控管理;实行了领导“包干制”、建立了“四本台账”、成立了“五个工作专班”、组织了“三个督导组”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确保实现疫情防控前提下的复工复产。目前,同仁堂系统在京名职工无一人感染。 统筹推进疫情用药与其他用药生产。重点抓防疫药品、大品种、零库存药品生产,既确保疫情用药供应又保障百姓日常用药需求。同仁堂股份集团成立了两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保障安宫牛黄丸和紫雪散生产。 坚持京内京外境外实现精准复工。加强生产调试,研究原材料短缺、运输困难、资金不足、返工人员不足等突出问题,并及时解决。向北京市国资委、经信局、发改委申请了2亿元疫情专项贷款,缓解了生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坚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团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集团党委下发了《关于集团系统各级党组织、组织部门、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的通知》,在全系统开展争创先进集体和模范共产党员活动;选派15名党员下沉到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南里社区和忠实里社区参加疫情防控。 坚持全面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集团所属玉田公司、江山公司紧急启动医用口罩、医用酒精和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工作,向北京、武汉等境内地区和近百个中国驻外使领馆、中资机构和留学生捐赠价值0万元左右的抗疫物资。同仁堂系统52人献血1毫升,名党员捐款元。 记者提问刚才从您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同仁堂集团下属企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成立小分队、组建突击队等,请详细介绍几个具体案例。 丁永玲回答来源|北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