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雨(方塘传媒《重新发现商丘》主编) 从年起,全民阅读被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政府在文化引领和全民阅读方面的重视度逐年提升,当然,这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实际上,早在全民阅读第一次提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和央视曾打造了一档书香中国节目。书香中国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机构举办的大型系列“书香中国”读书活动,该活动从线上走向线下,很多城市启动了本城市的书香城市计划,并建设了很多实体阅读空间,甚至打造了一些读书节庆,比如书香北京、书香西安、书香重庆、书香龙江等。通过读书软硬环境的完善,为全民阅读提供便利,为读者营造精神家园,为城市品牌的升级呈现可视化的形象。 诚然,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选择。阅读,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可以使人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商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的厚重历史需要我们解读,它的当下发展需要我们述说,它的未来潜力需要我们预见,而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阅读来完成一个城市公民应尽之义务。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前世今生发生过的时代变革,洞察城市未来发展与自己的关系,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来适应城市的转型发展。在我们看来,阅读也是传承经典,复兴文化自信的基石。 一、阅读是一种生产力 有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每人年均读书4.66本,韩国每人年均11本,法国每人年均14本,日本每人年均40本,德国每人年均47本,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犹太人每人年均64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年均读书能力是最弱的,尽管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不得不说,中国人年均读书能力至少在某个时间节点确实是远远落后他国的,这也是为什么说热爱读书的民族是值得追崇的原因之一,阅读不单是文化人的事,它更是一种生产力,不难看出人均阅读能力强的国家其创造力是发达的,我们都知道“德国制造”,其实在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德国复苏最快,另外凭借德国制造的精细化水平,在很多领域逐步引领了全球高端市场,西门子、博世、奔驰、宝马、拜耳、阿迪达斯等成为享誉全球的高品质品牌代表。 我们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繁荣程度跟读书传统是相关的,古之中国,读书是历代人的传统,所以历史上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文化大家,而如今,我们实际上正在离读书渐行渐远。 如今,我们生活在高度碎片化的时代,各种资讯充斥着不同APP终端,大数据智能算法根据自己喜好推送相关领域内的信息,人人成了手机低头族,且不论这些信息的真伪,长期下去,对于我们健康也构成一个相当大的隐患,碎片化的资讯终究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唯有系统阅读方能帮我们升级思维和智慧,是所谓“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当然,在书香中国系列行动之下,中国很多城市开始重视阅读的价值,并为此付诸努力建设实体书店,在年中国书店致敬盛典上,北京、成都、重庆位列前三,北京书店达家,而位居第60位的江门书店仅家,榜单城市间数量悬殊,而未上榜的城市可想而知实体书店更是少之又少。 在我们的调研当中,商丘的主题书店不算太多,外部强势品牌入驻商丘的也不多,最近,樊登书店率先登陆永城,一时间成为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