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省吃俭用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有时候“省”不一定是好事,反而可能省出问题!就拿前不久的一个新闻来说。(新闻来源:新华网)50岁的王先生突然疯狂拉肚,一下午拉了十几次,还发烧到39℃。医院时,已经出现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损伤,病情危重,甚至一度休克。幸好最终抢救成功。事后王先生回忆,自己只是吃了一个在冰箱里放了一周的猪蹄。医生检验后发现,引起他休克的罪魁祸首是“沙门氏菌”。来源就是他舍不得扔掉,吃进嘴里的猪蹄!也就是说,这病,是他“省”出来的。我们身边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像上面的例子。食物在冰箱囤N久才拿出来,扔了又怕浪费,抱着侥幸心态吃下去。大家以为食物放在冰箱“保鲜”,应该没问题。大错特错!冰箱保鲜是靠低温,让食物上的细菌没那么“嗨”,减缓繁殖的速度。比如“沙门氏菌”,在20℃以能大量繁殖,就算在冰箱里也可生存3-4个月。被它污染的肉、蛋类食物,靠肉眼根本看不出问题。如果拿出来后只是简单微波炉热一下,很有可能杀不死沙门氏菌。吃下去通过消化道致病,就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些细菌是“嗜冷菌”,繁殖速度压根不受冰箱影响!(全球卫生理事协会《家庭卫生报告》)不小心感染后,轻则你食物中毒上吐下泻,重则有生命危险!去年震惊大众的“酸汤子中毒事件”就是一家人吃了在冰箱冷冻一年的酸汤子,感染了“米酵菌酸”。(新闻来源:央视新闻)舍不得扔冰箱里过久的食物,省的是钱,丢的可能是命!而除了上面说到的,生活中爸妈还有更多“省”的操作,危害生命!①“烂水果切掉坏的部分还能吃”,这个习惯也在悄悄毒害生命。58岁的屈先生,吃了一个剜去一半腐烂果肉的苹果。结果第二天起来脸上就浮肿了,到晚上全身都肿了。(新闻来源:腾讯新闻-南方健康)医生判断是水果里的霉菌毒素引起了“肾源性水肿”。你看到水果只是烂了一块,但霉素早就悄悄跑遍水果全身了!曾有栏目找专业人士测量了烂水果的真菌数量,发现:烂掉的部分有8万多真菌而没腐烂的部分,还是检测出了5.31万真菌!挖得掉霉变的部分,但挖得掉水果全身上下的毒素吗?而这个操作,不光爸妈,我们自己都在做。为了省一个水果的钱,冒着可能“中招”的风险,太不划算!②“筷子、砧板、抹布常年不换”,也是老一辈的常态。哪怕看见上面有霉点,也觉得不要紧,又吃不到嘴里。北京的王女士,被查出患癌。可怕的是,她的3位家属都因癌症去世。“父亲结肠癌走的,哥哥是脑瘤走的,老公肝癌晚期,我又得了肺癌。”(新闻来源:北京卫视)医生进行了大量分析实验,最后在王女士一家人用的砧板上检测到了一种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它毒性极强,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20毫克能直接把人带走。1毫克什么概念?就挖耳勺那么大!潮湿的砧板、筷子、抹布,给了它们生长条件。而像砧板上有刀痕,黄曲霉素还可能藏在里面,光靠外面用水冲,不一定能去除。当我们用菜板切菜、筷子夹菜、抹布洗碗时,细菌是真有可能粘上食物和锅碗瓢盆。换个菜板多少钱,治个癌症多少钱,我相信你们拎得清。顺便再提一嘴:家里油盐酱醋啥的,也别省着用,到期了没吃完最好还是扔掉。③“买菜捡漏,买不新鲜的肉、死鱼、烂蔬菜”“捡漏”的心态很多人都有,贪便宜呐!来看个新闻:钱女士贪便宜买了一些鱼、虾等水产品,回家煮了吃完不到1小时,就开始头晕、恶心、腹痛,被家人紧急送医后诊断为食物中毒。(新闻来源:江海晚报)医生告诉她,有些鱼含有较多“组氨酸”,在鱼不新鲜、腐败的时候,细菌繁殖会让组氨酸变成“组胺”。当每克鱼肉含组胺毫克时,人吃了就可能中毒。当省了钱而沾沾自喜时,根本没想过,“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类似的新闻还有更多,不再多说。省吃俭用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身边真的围绕着很多危险。其实,过于节省这件事,也不能怪爸妈。爸妈所在的年代缺衣少食,“省”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而且,更多时候父母认为“省”是为了我们好,不想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所以,想要纠正他们“省”的毛病,我们得从两方面入手。①“潜移默化的改变爸妈观点”就像“奇葩说”里说的,爸妈省是出于“为我们好”,如果直接开杠,反而容易激起逆反心理。可以采用“迂回战术”,比如告诉爸妈:“我有个朋友,家里人吃了烂水果,医院了”用“分享八卦”的感觉,影响他们的观念。②“帮助爸妈纠正习惯”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常见问题:食物在冰箱囤太久?注意储存期限:怎么处理筷子、砧板、抹布?买菜时该注意什么?另外,记得每年带父母体检!最后,希望老爷们知道:省了一辈子的钱,也不够在icu里呆3天。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本期完-我是好奇博士很高兴认识你们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mt/158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