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昨日介绍,本市已确定今年重点调整退出12个工业污染行业:砖瓦、石灰、石材、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铸造、锻造、电镀、家具、涂料、印染。此外,本市原定于今年年内实现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目标,将提前在今年10月底前实现。

  张伯旭在昨日举行的全市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企业调整退出,将主要通过拆除污染生产设备、对主要污染生产环节进行停产、变更工商营业执照、注销营业执照、迁出本市等方式,使企业不再具备落后产能生产的能力。在实现调整退出目标过程中,主要聚集散、乱、差的中小型工业生产企业聚集区将成为清理重点,这些区域的主要特点是不具备排污基础设施,只能自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巨大。

  为实现提前完成全年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目标,本市将定期公布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对目录范围内的企业,相关部门不予审批扩大产能项目,不得提供新增授信支持,不再换发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对未按规定淘汰退出、被责令关闭的企业,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

  此外还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超标排放的污染企业,对整治无效的依法依规强制关停退出。

  经济手段也是污染企业调整退出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本市将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排放标准,执行新的排污费收费标准,加大对污染企业排污费征收力度。执行污染行业和污染企业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差别水价,提高污染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推动污染企业加快调整退出。

  此外,本市也在通过颁布调整退出奖励政策来调动企业调整退出的积极性。据悉,市政府近日批准通过了《工业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新的办法简化了原“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退出的程序,也加大了奖励支持的力度,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近期将联合发布实施。

  将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迁到外地,是否会对迁入地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呢?张伯旭表示,可以打消这样的顾虑。“所有北京市调整退出的污染企业,绝不能带着污染迁到外地。”据介绍,这些企业将在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与周边城市进行合作和对接。目前,本市工业企业已在河北固安、天津宝坻、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多个周边城市展开了产业对接。

  据悉,2013年全市调整退出工业污染企业288家,关停全部建筑渣土烧结砖生产线,金隅顺发水泥厂、平谷水泥厂实现停产,减少水泥产能150万吨。数据显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工程治理,2013年全市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氮氧化物分别比上年减少7000吨、4000吨和13000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sh/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