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曾在去年12月23号报道过,海淀区万寿寺北里小区2号楼和简1楼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房子,居民期盼能够拆除重建。报道播出近两个月,属地紫竹院街道办近日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通报最新情况。那么,居民期盼的翻建改造工程能否实现呢? 居民:期盼改善居住条件 “问北京”曾在去年12月21号报道过,海淀区万寿寺北里小区2号楼和简1楼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房子,存在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老化、墙砖掉落等一系列问题,居民期盼能够拆除重建。 问北京此前报道: “拆”还是“修”,这背后说法多…… 万寿寺北里小区/百度地图 去年12月,记者来到海淀区万寿寺北里小区,多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2号楼和简1楼楼道墙面发霉、墙皮暴裂,管线像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上面沾满了厚厚的油渍,楼道内的窗户也大多已经损坏。因为年久失修,两栋楼都出现过墙砖掉落的情况。 居民:全酥了,阳台那顶子后来给抹了,拿铁支架,你看三层那不都支着吗?阳台中间掉一大窟窿,剩下的阳台边也都塌了。都是空砖、它往下掉、漏水就直接落到床上。 万寿寺北里2号楼/袁硕摄 房屋墙砖掉落、残缺不全/袁硕摄 墙皮爆裂/袁硕摄 楼内管线凌乱,且沾满油渍/袁硕摄 此后,记者联系了属地部门紫竹院街道办。城管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万寿寺北里小区其余三栋楼早已拆迁并完成了回迁安置,2号楼和简1楼因为政策原因没能纳入到棚户区改造计划之内,而是在年被纳入进抗震加固项目。但是当年居民期盼拆迁的意愿强烈,阻碍了抗震加固工作的施行。随着时间推移,拆迁改造和抗震加固也都不了了之了。
街道办城管科:他们要求就地拆迁,或者是增加房屋面积、从我的角度,说实话我感觉是居民浪费了这次机会。 历史原因不能拆只能修 至于这两栋楼没能纳入棚改项目的原因,小区的产权单位——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因为那两栋楼触碰了市政规划红线,所以不能拆迁只能修缮。 房地集团:那两个楼规划是红线,就有一条路,北外的那个边上的那条是一条规划路,当时征询那个规划意见的时候,就是拆完了就是绿地或者路,就回迁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报道后:举行座谈会通报情况 报道播出后,属地紫竹院街道办就这两栋楼的问题召集相关部门举行座谈会,通报最新情况。在座谈会上,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协同产权单位重新制定有关万寿寺北里小区的拆迁规划实施方案。 规自委:两个楼房的拆除重建要制定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要符合所在地的整体规划要求,比如说它的规模是多大,这个都要通过规划来审核,同时要控制总体的规模,然后户数可能会增加,另外这个资金由各方共同承担,社区有相应的补助标准,涉及到周转啊、施工过程当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到时候还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安排。 楼内窗框损坏/袁硕摄 属地:找出难点一一攻破 提到规划实施方案的设计难点,街道办规划科杨科长表示:他们正在加紧研讨改造方案,争取既要避开市政规划红线,又要满足居民拆除重建的愿望。 杨科长:有几个难点:第一个是产权单位需要动力,第二个是居民同意率,第三个是那条红线。短期内那道路红线应该是改不了,改不了的话就看能不能叠在一起了,那条红线不是穿过它北边那栋楼嘛,然后绕开这个红线,往南边的空间盖高一点,是最理想的。 属地:联合产权单位找设计团队 杨科长还表示:在统一改造路径之后,属地部门会联合产权单位找专业设计团队来统一规划翻建工程。 杨科长:老百姓不是想拆迁嘛,现在是想按照最理想的来,看能不能拆了重建,如果不能的话看能不能做抗震加固。我们上次商议过了,有好几条路径,最后他大家得出了一致的路径。要做方案是需要找设计的,需要时间,我们得给他时间。 属地:将广泛征集民意 同时,杨科长告诉记者:在设计团队出具规划方案后,街道办会牵头征集民意,并按照流程稳步推进拆迁安置工作。 杨科长:主体应该是产权单位发起,然后从建委这个口走程序。建委再去想资金的、周转这些事。我们肯定会尽力往前推,催着产权单位,如果方案做好了,我们就召开居民方案见面会,让老百姓看这个方案,调查一下同意率,再接着往下推进。 对于属地部门的推进工作,万寿寺北里小区居民们比较认可。在座谈会结束时,他们表示,一旦拆迁工程启动,他们也会出资全力配合。 居民:我们也可以自己出点钱,你们出一部分钱,政府出一部分钱,三家合伙一块,都可以。 有关后续进展,问北京也将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