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冬奥会 中国队以9金4银2铜收官, 锁定了北京冬奥会金牌榜第三名, 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连日来,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来自各国的运动员都在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赛场之外,众多志愿者则默默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为冬奥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学生王学朝便是1.8万余名志愿者中的其中一员。 不能错过奥运盛会 积极报名成为冬奥志愿者 ▲王学朝 在北京市朝阳区马泉营驻地,王学朝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共同负责冬奥会工作人员的安保工作,为冬奥会保驾护航。 今年22岁的王学朝,是一名儋州小伙。年,王学朝进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烹调班学习。去年11月底,王学朝在校园中看到了北京冬奥会招募校园志愿者的信息。随即,王学朝咨询了辅导员,在老师、同学的支持和鼓励下报了名。 “当时正好是实习期,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酒店实习了。后来,我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冬奥志愿者。”王学朝告诉记者,虽然放弃实习机会,会感到可惜,但如果错过了这场奥运盛会,自己可能会抱憾终生。 在寒冬中严阵以待 心中的热情不曾泯灭 年12月27日,王学朝启程前往北京,满怀期待地到达任务现场。冬奥会安保工作要求严格,工作人员除了要有强大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之外,更要将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态度落实到每一项安保任务中。面对繁重的工作,王学朝一直严阵以待。 ▲王学朝 “性格很好、很热情、很贴心……”三亚理工学院师生们口中的这些评价,都是在描述王学朝。而他也在冬奥的志愿工作中,将这些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朝阳区马泉营驻地,王学朝的工作实行三班倒,每班八个小时,每周轮换值班时间。两个半月的时间里,王学朝心头的“火”不曾因为寒冬而熄灭。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凛,夜里更是寒意彻骨。“因为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作为一个南方人起初有点不适应,虽然很辛苦,但能够参与到这次奥运盛会中来,我感到很荣幸。”王学朝说。 今年的元旦、除夕夜和春节,王学朝都是在北京度过。由于冬奥会实行闭环管理,所以他不能离开驻地。他说:“驻地里,平时大家会组织象棋、跳绳等比赛,逢年过节组委会还给我们发了零食和糖果,除夕夜也加了餐。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的。”王学朝表示,最近看见亲戚朋友们发的视频和图片,他难免想家,但既然选择了参与冬奥,就一定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 谈及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带给自己的收获,王学朝说:“这届冬奥会,给我的人生简历上增添光彩的一笔,开阔了我的思想和眼界,更让我结识了一群有着同样理想和热情的志愿者朋友。我作为众多中国青年中的一分子,会继续保持这份热情,用实际行动,讲好属于中国青年的故事。” 按照规定,冬奥会的安保工作将一直持续到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结束。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十分支持6名前往北京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同学,所以为他们延后了报到时间,并将通过在线授课的方式,帮助他们补上落下的课业。●● ● 来源:三亚日报 新闻线索提供:校团委 编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sylgnews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w/145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