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预防“小眼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仅从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成员单位来看,就多达15个部门,包括教育部、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等。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与医疗机构落实、社会参与’的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基本确立。”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摘掉“小眼镜”成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

近几年,让孩子摘掉“小眼镜”,逐渐成为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把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地区教育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如果不达标,学校和区域领导要被严肃追责,每年在主流媒体公布各地区青少年视力报告和近视率,接受社会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院院长毕宏生:建议构建“省、市、县体系构建立体化、家-校-社联动网格化、数据采集监控信息化、防控措施中西医结合化”——“四化”防控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何氏眼科集团董事长何伟:建立一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天,天天能有所干预,有数据监测”的这样一个数据平台和健康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吴梅芳:限制儿童青少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每天户外两小时,强身健体防近视。”所有中小学校应强制学生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

系列政策密集发布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全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15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力下好“一盘棋”。

近年来,关于保护青少年近视健康的一系列举措相继发布实施:

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8部门向各省级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列出了一系列为儿童和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自《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近视防控合力增强,综合防控多措并举,监测干预能力提升,示范作用取得实效,科普宣教范围扩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大,近视防控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

年,北京市教委联合十部门出台《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和《北京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保障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严禁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中小学拖堂现象,严禁8岁以下低幼年龄儿童玩电子游戏等防控近视措施,力争到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分别为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量身定制了个性化“防控近视手册”,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呵护眼健康。

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印发《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评议考核办法》。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4部门共同完成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将近视防控评议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反馈。

年4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等15个部门等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年)》(以下简称《光明行动》),聚焦近视防控关键领域、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开展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落实视觉健康监测、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提升专业指导和矫正质量、加强视力健康教育等8个专项行动。

年8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放在教育教学、家庭和社会活动更加重要位置,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各省份均印发省级近视防控实施方案,分层推进,强化属地责任,加强地市级、县区级政府部门和学校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近视防控实现了由政府主导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双减双增推动防控

王登峰坦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片面认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但是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全面发展和全面培养的片面认识。”

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引导孩子多运动、多护眼,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体育工作社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w/151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