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携手推出“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邀请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把最经典的古诗词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志存高远、陶冶情操。让我们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由优秀主持人李锐老师为大家诵读和赏析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九首(其一)》。

点击收看

浪淘沙九首(其一)

作者

刘禹锡(唐)诵读

李锐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撰稿人|冯倾城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唐德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太子校书,升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世称刘宾客。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作品传世。

《浪淘沙》为唐代教坊乐曲。《浪淘沙九首》是诗人于穆宗长庆年间(-)贬官夔州刺史时所作。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一首。

诗中前两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写九曲黄河从万里远方奔腾而来,流经各地时所挟带的大量沙砾,经受着巨浪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路辗转到这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此处寻根溯源,一如李白写“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视角,从源头开始描绘黄河雄伟磅礴的气势,同时展现了黄河岸边淘金者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劳动谋生、随时送命的艰险苦况。

前两句写黄河由上而下的顺流奔泻之势,后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则转写“直上银河”,指向黄河流往的终点,循着王之涣写“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方向进行想象。据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汉武帝曾派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张骞一直走到了天河遇见织女,织女把支撑织布机的支机石送给张骞带回人间。神话中,织女和牛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在鹊桥上相会。诗人对淘金者在滔天巨浪下淘洗砂金的凶险疲惫生涯深感同情,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法解除这些底层人民的困苦,故而只能通过诗意而神奇的想象,让淘金者跟随着黄河的滔滔波浪,去到美丽传说中那不被世俗纷扰的天仙眷侣之家作客,体会牛郎织女在天河上恬静的生活,以获得一刻美好的精神慰藉。此处也寄寓了诗人内心对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全诗豪迈奔放,磅礴大气,神奇浪漫,震撼人心,表现出诗人追求美好生活不畏艰险、豪迈奋发的精神。

诵读人介绍

李锐,北京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栏目监制、主持人。曾获得三次中国新闻奖、两次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两次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提名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北京市最美慈善义工、四次北京新闻奖,入选北京市宣传系统“百人工程”“北京好声音”“心目影院”爱心大使。

原标题:《未来讲堂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一)》诵读:李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x/166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