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黄鳝产业三次奔腾解码

仙桃,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仙桃黄鳝在全国市场具有定价话语权。该市现有黄鳝养殖面积11万余亩,养殖户1.1万户,从业人员2.67万人。

在仙桃采访,探访养鳝产业发展壮大的历程,我们深深地为来自民间的创新活力所激动。

产业在技术突破中奔腾

20多年来,仙桃黄鳝产业经历了三次奔腾。1992年,仙桃农民开始尝试黄鳝人工养殖,实行水泥池养鳝、稻田养鳝等各种不同的模式,终究张沟镇先锋村农民成功探索出最科学的箱养殖模式,此为黄鳝养殖技术的第一次奔腾。

从2003年开始,仙桃农民又探索黄鳝越冬技术,破解安全越冬困难,黄鳝“两年段”养殖获得成功,单体重量增加,加上错峰销售,养殖户收入成倍增长。黄鳝产业实现第二次奔腾。

黄鳝为雌雄同体,苗种人工繁育是个国际性困难。人工养鳝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幼鳝育肥模式,行将野外捕获的幼鳝寄养,待长大育肥后再出售。这类模式,受制于野生资源,同时存在着本钱高、幼鳝不适应环境死亡率高等问题。苗种,成为黄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仙桃众多养殖户展开黄鳝仿生态苗种繁育技术攻关,从2013年开始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繁育技术基本成熟,并构成多种繁育模式。人工繁育的成功,让仙桃黄鳝产业迎来第三次奔腾。

农民创办省级原种场“打造全国最大黄鳝良种繁育基地”,13日来到西流河镇赵河村,为眼前密密层层望不到边的养鳝箱所惊叹,更加仙桃农民打出如此气魄的标语而震动。

卫祥黄鳝原种场,是农民易卫祥领办的,刚刚被认定为省级黄鳝原种场。原种场总投资1900万,占地1000亩。

来到池边,原种场管理人员陈治斌拨开一个箱中繁密的水花生丛,舀起几条黄鳝苗,只见小家伙们欢快地游动。“前年繁育了96万尾,去年是540万尾,今年到达3000万尾。我们基本解决了黄鳝苗种繁育困难。”陈治斌介绍,易卫祥经过上十年的揣摩,自费80万到全国各地取经,经历过无数次实北京治疗白癜风验和失败,鳝苗繁育终获成功。

2013年易卫祥在40亩繁育池成功繁育鳝苗96万尾,2014年投入箱养育后,效益惊人。外购幼鳝成活率70,自繁种苗成活率99,并且后者生长更快。外购幼鳝本钱1.8每尾,自繁种苗本钱只有1每尾。“过去一口箱投苗300尾共18斤,起时收60斤,现在只需要投3斤,也是300尾,也能收到60斤。你们看,现在的单箱增重率有多高呀!”陈治斌说。

集体智慧推动繁育技术成熟“在仙桃,研究黄鳝繁育技术的不只是易卫祥一个养殖户,而是一个群体。繁育技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不断发展成熟的。”仙桃市水产局副局长刘贤生说。

位于郭河镇的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早在2010年就与白癜风有什么症状华中农大教授合作,应用黄鳝性逆转技术成功繁育出黄鳝苗。目前强农建有200多亩黄鳝苗繁育基地。

强农主营黄鳝销售,团队核心成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几个“鳝鱼贩子”,如今他们年销售黄鳝10亿以上。不但我省,湖南岳阳、常德等地的黄鳝,都通过强农外销。

强农理事长邵自迪说:“我们本身不弄黄鳝养殖,攻关繁育技术,是为了帮助养殖户,让仙桃养鳝业有久长支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xx/5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