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传播大讲堂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新闻记者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日夜奋斗在抗疫战争的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以“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为主题,邀请14家主流媒体中,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42名新闻记者,共录制了32集视频教学内容,生动讲述、立体展现了中国新闻记者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 1 高度重视线上线下共同学习 年11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全院师生,在学院路校区和昌平校区共同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启动仪式。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何苗,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姚泽金、党委书记尚武、党委副书记阴卫芝出席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将组织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作为重点工作。从年11月25日至年12月16日,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贯彻教育部高教司“支持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把大讲堂课程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必修课”的要求,共组织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的全体同学观看系列讲座八场,圆满完成了全部四十集内容的学习。 鉴于北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化,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活动的组织模式,既在腾讯会议app上组织了线上观看活动,又在兼顾疫情防护工作的前提下,组织了一定数目的线下讲座活动,更加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具体策划了每场线上或线上讲座的具体时间,对每次活动的具体各项工作作出详细安排,安排专人负责申请活动场地与现场设施布置,每次线上或者线下讲座活动均有通讯员负责撰写活动通讯和现场摄影。 2 见证历史以文字传递抗疫力量 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正在深刻地改变和影响每个人的命运,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全体人类面临着疫情的重大威胁。有这样一群人奔走在抗疫前线,用文字记录人类生命的脆弱和顽强,用文字书写人们抗击病毒的勇敢和坚持,用文字凝聚与传递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他们就是中国记者。 从至暗时刻走向天方即白。这或许是在疫情期间每个人民群众内心最殷切的期盼,但同时也是所有抗疫人员的极大挑战。抗疫期间,主流媒体发挥了澄清谣言、舆论引导的关键作用,记者的新闻报道极大地安抚了民众的焦虑。新闻报道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态势和政府的应对措施,真实、公开、透明的报道,无疑是让大众吃了一剂定心丸。 新闻的“决定性瞬间”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但是《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将瞬间浓缩,当瞬间被浓缩为可供人们学习和回顾的经验,新闻的价值也就显现,正如这样的一句话“新闻是历史的底稿”。 3 时代榜样践行新闻人使命担当 疫情期间的报道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每篇报道内容的背后,除了有故事着本身存在,更有无数新闻人为之付出的努力。每个环节都需要用最大的耐心、勇气、专业素质和家国情怀,每个纯粹的新闻人都值得尊重。主讲《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42名曾奋战抗疫前线的新闻记者,是每一个立志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学子敬佩与学习的时代榜样。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鼓励学生在每场讲座活动结束之后撰写感想,整个活动过程中,共计有三十七位同学结合自己聆听讲座的感悟,提交了感想。 学院学生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新闻学子,通过“云学习”的方式获取了一线最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心得和工作经验。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白: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尤其以新冠肺炎疫情中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的新闻工作者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以致用、造福基层、服务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4 深化教育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此次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系列活动,亦是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部署,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它规定了新闻传媒工作的方针和规范,是衡量一切新闻理论纷争的基本立场和是非准则,引导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理想和新闻职业操守。《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的抗疫记者,向同学们讲述抗疫故事与切身体会,传递出专业记者同谣言作斗争、传递真实信息的信念感,表达了身为记者实事求是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坚持报道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新闻。 经历此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决心,希望今后也能像《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的主讲记者们,做追逐社会真相的求知者,做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用笔来记录这个时代,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师生观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系列活动于年12月16日圆满结束,对于学院全体师生而言,这是一堂“特殊的课程”,这一活动极具具体的意义和价值,让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子对新闻记者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直接的理解,也让新闻学子看到了新闻工作者这一职业的命运和价值。 未来,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将充分利用此次系列活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将《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由第二课堂转移至第一课程。下学期,学院拟在本科开设课程《解读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记者精神》,计划列入3学分必修课,创新新闻传播教育的方法与模式。 图 焦子越 文 宿琳 责任编辑 梁泳琳 噪点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zx/125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