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崎「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新金融本质上是具有金融功能的信息产业,是智能金融,从技术层面上就是互联网、云端计算的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平台的智能化,是机器智能对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重构。当前形势下,银行业必须积极拥抱新金融、新技术,加快自身转型发展步伐,同时运用先进技术为实体经济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应用大数据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关于大数据的研究很多,基本形成共识性的看法是,大数据具有4V特征,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ast)、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和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也就是说,大数据,除了规模数量大,更重要的是数据非结构化、残缺和无法用传统方法处理等特性。实质上,大数据的精髓在于它拓展了数据分析的抽样方法和范围,放松了对数据研究的精准度要求,更侧重于通过揭示相关关系来刻画世界万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由此,大数据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引发了思维的革命。

金融业特别是其中的银行业是公认的数据密集型行业。各家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经营已经逐步累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这些客户的日常交易构成了庞大的结构化数据资源。从银行角度出发,理想状态的大数据就是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全记录,以及从这些记录中发现规律的过程。跟过去数据相比,大数据关键作用之一是减少信息不对称,发现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律,甚至预测其经济行为。大数据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金融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客户不透明的问题。传统银行运用大数据方法,能够在客户战略的基础上,更好识别和认知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快速、低成本的客户营销和有效的风险管控,进而从根本上提高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通俗地讲,大数据能使银行更聪明,是银行体现竞争能力的新型资产。目前,国外有1/3左右的先进商业银行,已经成功地将大数据运用到了差异化客户服务、风险管控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已经被打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正是场景大数据和金融手段结合的典型产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企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优势,在支付、融资、存款、信息资源等领域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甚至对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金融中介功能提出严峻的挑战。在国内,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领先互联网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引领产品开发和供应、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业务范围。虽然,我国银行业受技术、数据、人才、体制等方面制约,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但是,在“不用大数据就可能变傻”这样的情况下,大数据成为银行找准市场定位、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战略转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银行的未来发展。因此,如何更好运用大数据,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国内银行业的







































女人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zx/64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