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总额超亿元,尤其是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第六次调整后,销售额大幅增长,自7月1日至12月31日,海南离岛免税店日均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2倍多。 年春节期间,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持续火爆,全岛9家离岛免税店共销售免税品万件,销售金额9.97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春节假期新高。海南离岛免税购物人气爆棚。9家离岛免税店推出的打折、代金券发放、满额抽奖积分等各类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购物旅客。据统计,2月11日至17日,9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15亿元,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年春节假期实现翻番,其中免税销售额约14亿元,接待购物超过20万人次。部分旅客选择“解放双手”,采取“邮寄送达”方式提货,2月11日至16日中国邮政共邮寄离岛免税品件。 “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完善全岛免税销售网络,实现国外商品和国内购买力充分对接,吸引免税购物回流亿元,进一步释放海南免税的潜力,除了完善免税店在全岛的布局、进一步丰富免税品品种和品牌外,发展“免税+”,延伸相关产业链,尤其是把海南和旅游业其他要素结合,在带动旅游整体转型升级的同时把免税蛋糕越做越大。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来讲,对北京都具有战略意义。新冠疫情后的第一个假期,在石油行业工作的俞先生(音)为自己放了个“天堂假期”,飞往距北京4小时航程的海南岛度假。这位穿着夏威夷衫、戴太阳镜的36岁男子说,因为疫情,欧洲游不再可能。在北方经历酷寒之际,能在“中国夏威夷”度假是种福气。海南只有万居民,却拥有9个免税购物中心。俞兴奋地说:“有时不得不排队一小时才能进入商店购物。但这值得。” 欧美因疫情陷入瘫痪,国际大品牌希望在海南占据一席之地。法国LVMH集团估计,目前全球80%的免税品都在海南售出,“海南是疫情中的一线生机”。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下降23%,在中国却增长48%,海南贡献了其中一半业绩。 但这里不仅是商业天堂,还集合了中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争取领导权的种种雄心。海南岛注定将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是众多领域的中国橱窗和榜样。 就军事而言,这里部署了中国的舰队和侦察机部队。在区域局势紧张的情况下,这可以封锁美国舰船进入中国南海的通道。专门研究全球军事安全的一家事务所表示,海南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海南岛还是中国实现太空雄心的重要土地。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多次从海南文昌启动,一冲向天。 北京还希望将海南岛打造成经济特区。特斯拉将在此建立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工厂。当地政府正在建设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深水港和第三个国际机场。蓬勃的商机吸引了更多投资。去年9月的中欧商会上,银行家史凯文说:“对于希望在华设立分部的跨国公司而言,海南岛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不过,“中国橱窗”的实现并不容易。政府对资本转移和当地房地产购置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在中央政府的严格注视下成长,海南岛被寄予超越香港、纽约或巴黎的期望,同时不能偏离党确定的方向。 随着去年底和今年初新增5家免税店,海南离岛免税店增加至9家,经营主体增至5家,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形成了全面竞争的经营新格局。新格局对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促进“双循环”格局加速形成将产生重要意义。 “一枝独秀”到“五分天下”新格局 企业错位竞争,通过‘竞合’关系,共同把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做大,促进海南自贸港消费提质升级。 加强业务链条合作,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在离岛免税品牌品类供应链搭建、旅游零售管理咨询和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更好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免税购物需求。 响应国家关于吸引海外消费回流的号召,尽量扩大国内免税消费市场,并积极抢占全球免税市场份额。 满足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回流 新的竞争格局将倒逼各免税企业不断丰富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等,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也将进一步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免税经营主体增加后,免税企业更积极主动引进更多受消费者青睐的商品品牌及品种,离岛免税商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逐步凸显。 为了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免税企业将千方百计提升服务品质,增加客服人员,增设话务坐席,加强销售人员培训,对投诉、退换货、售后进行严格管理。 全岛已开业9家离岛免税店中免海口美兰机场T1航站楼免税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beijingshizx.com/bjlt/13539.html |